第五册第八单元导学案.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册第八单元导学案

第八单元教学整体设计 单元 内容 八、年 月 日 教学 目标 要求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记住各月及平、闰年的天数。能初步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帮助学生建立较长的时间观念,促进思维发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判断推理能力,以及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和能力通过对历史年份的认识,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同时教育学生珍惜时间 单元 重、难 点 1.掌握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平年、闰年的基本含义以及相互关系。 24时计时法计算一天以内经过的时间 教 学 设 想 1、教学目标的定位 “年月日”是一节概念课,长期以来主要以教师讲解为主,基于这种传统的教学设计,于是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大胆的定位于培养学生收集、思考信息的意识和能力,通过对信息的观察思考与探究使学生知道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各月的天数以及判断平闰年的方法,从而体现数学生活性和学生主体性的思想。 2、教学策略的选择。 (1)学习教材的选择与呈现。 选择学生收集年月日方面的生活信息作为学习材料,既考虑了学生的生活知识基础,同时又突出了对概念进一步的理解与掌握,培养了他们数学思考和自主探究能力。 (2)探究过程的组织。 “认识、记忆大小月的天数”和“认识、判断平闰年的方法”是本节课的两个核心问题,首先,创设情境使学生充分的提供生活信息,并把它作为学习的起点。 其次,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发现探究新知。 (3)练习的设计。 在设计练习时,我们注意知识的综合性、生活性和开放性,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都能热情地参与进来,并获得不同的发展。 (4)媒体的应用。 课时 安排 本单元内容建议用课时。 1.经历收集、观察、统计等过程,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认识大、小月,知道1年有12个月,大月有31天,小月有30天。 2.通过学习交流,掌握每个月天数的记法。 3.通过年、月、日的学习,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重、难点 掌握年、月、日的关系及大小月的记法。 教法学法 演示法 动手操作法 教学准备 课件,课前准备不同年份的年历并收集年月日的相关知识。 教师导学 (5分钟左右) 教师 学生 个性化修改 一、引入材107页有关年、月、日的主题图。 提问:从图上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揭示并板书课题:年、月、日。 这些都用到了年、月、日的。 个体自学 (10分钟左右) 打开课本第108页的年历。自己看到了哪些信息? ①1年有( )个月。 ②把各月的天数填入下表: 月份(月) 合计 天数(天) ③有31天的月份是( ),有30天的月份是( ),2月有( )天。 1.拿出自己收集的有关有关年、月、日的知识。2、自己收集整理。完成作业。 交流助学 (15分钟左右 1、从这张年历表中,你发现了什么?(各月的天数并不完全一样,1个月最多的有31天,最少的有28天,有31天的月份比有30天的月份多等等。 小组交流:认识大月、小月。 ①1年中有31天的是哪几个月? ②1年中有30天的是哪几个月?请你猜一猜:31天的月份叫什么?30天的月份叫什么? ③还有一个月份,既不是31天也不是30天,你们知道是哪个月吗? (3)巧记大月、小月 ①介绍“拳头记忆法”:教师边演示,边口头讲解用拳头记忆大、小月的方法,要求学生边看、边听、边跟着学。 ②教师还可以提供以下儿歌让学生选择记忆。 如:“7个大月心中装,七前单数七后双”; “要找大月请记住,七、八两月换着数,七月以前找单数,八月以后找双数。” “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教师:记大、小月的方法有很多,你认为哪一种适合你,就用哪一种方法。 1.说说1克有多重,感觉咋样? 2.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大约重1克。 练习促学 (10分钟左右) 完成相应的练习。 交流填写的理由 提升延学 (5分钟左右) 引导学生比一比,算一算 让学生说思考过程 补充说明 1.比一比算一算下列三种水果各重多少克? 西红柿+土豆=160g 西红柿+香蕉=300g 土豆+香蕉=260g 西红柿重( )g 香蕉重( )g 土豆重( )g 2.给同伴介绍自己的思考过程。 板书设计 克的认识 计量较轻的物品有多重 克用g表示 武隆县第二实验小学 三 年级 数学 导学案(模式一) 课题 千克的认识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第2课时 编写教师 饶川霞 使用教师 使用时间 教材解读 1.例2认识质量单位“千克”。通过两袋500克的碘盐引入1千克的质量单位,理解千克和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