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利民的学术贡献.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佛利民的学术贡献

佛利民的学术贡献 一个幸运的人免不了有些不幸的地方。上苍给予佛利民的天赋,可与数十人摊分还高人一等,而作为一个经济学者,他的国际声誉早晚会超过凯恩斯吧。他的不幸,是这声誉把他的学术贡献掩盖了。纯从学术的角度看,更不幸的,是他在政策建议上花时间多,学术贡献的减少是代价。   千万不要误会。从人类整体的利益看,佛老选走的路没有错,而我也没有说他的学术贡献不大。很大的。但如果你知道他的学术天赋是在哪个层面,而又知道他的精力超凡,你可能会像我那样,为学术的损失感到可惜。有时我想,如果五十年代的佛利民继续他的价格理论研究,继续集中于解释现象,今天的经济学发展不会使高斯、贝加、布格南等人那样失望,而我也用不着那样劳气了。   学术上,佛老的最大贡献是在价格理论那方面,可惜他只下了几年工夫。一九四八年与J. Savage合著的关于风险的功用分析,解释为什么一个人既买保险,又进赌场。有争议,但无疑是大师手笔,重要地影响了后来金融学说的发展。我的一位师兄把该文的一条曲线切一半,倒转过来,分析投资理论,拿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一九四九年佛老独自发表的《马歇尔需求曲线》,我读得惊心动魄。好几处我不同意,但思维那么深入,变化那么精彩,叹为观止,佩服由心底里发出来。   佛老在价格理论上的最大贡献,是一九六二年出版的《价格理论》一书。这本书是他在课堂上的讲话,两位学生写下笔记,再由他老人家修改一下。早一年,学生笔记的原本我在黑市买下来,非法非法,只能偷偷地读,因而知道,一九六二出版的正规本修改不多。   这就是问题。笔记简略,修改了也应该远不及佛老自我发挥地从头写到尾。这带来两方面的不幸。其一是在价格理论上,佛老的思维究竟达到哪个层面没有人知道;其二是该笔记本不够详尽,于是湛深难明。后果是佛老的价格理论在学术界的影响不大。   我可能是唯一的把该笔记本读得纸碎翻飞然后发展下去的人。只一个例子可以说明简略的湛深有大代价。笔记第五章写成本与供应曲线,最后说:一个垄断产出者面对的需求曲线,是他的平均成本曲线。有些人说发神经,有些人说打错了字。我把该章读了无数次,知道这看法精彩绝伦,不可能错,因而知道盈利(profit)只可能是风落(windfall)的结果,知道profit theory在逻辑上不能成立,知道租值是成本,也知道租值的理念重要,要再作阐释。   在三卷本的《经济解释》中,为了全面阐释租值,我从史密斯说起。这是佛利民的影响了。需求定律的变量与不变量的处理,我杀出重围,与佛老的处理不同,但明显地得到他的启发。至于我后来在捆绑销售、全线逼销与市场多种价格安排的分析,艾智仁的影响外,主要是佛老的笔记本后面提出的问题。是一本奇怪的书。书后提出的所有问题,书中完全没有提供答案。这些问题是当时芝加哥大学的午餐话题,是戴维德的兴趣所在。当时我在洛杉矶加州大学,考博士理论,类似的问题常见,于是跟进。当时我知道,要考个第一,博士理论试不需要答得对,但要有深度。捆绑销售与全线逼销等的正确分析,多年后我才在《经济解释》写出来。   佛利民的价格理论走史密斯与马歇尔的传统,其贡献主要有两方面。其一是比起马歇尔,他把价格理论提升了一个层面。这是希克斯、鲁宾逊夫人等大师做不到的。层面升了一级,「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扩阔了我们的视野。得到艾智仁与与佛利民的启发,加上在街头巷尾跑了三十年,我写《经济解释》是意图把价格理论再提升一个层面。佛老的第二项贡献,是他永远重视理论的内容。他认为Walras的一般均衡理论是没有经济内容的。走马歇尔的路,没有经济内容的数学方程式他从来不用。我自己呢?加上艾智仁、戴维德、高斯等人的影响,想通了内容我很少用数。然而,坚持理论要有经济内容,我主要是得到佛老的提点。   五十年代中期起,佛利民再不染指价格理论了(六二年发表的是旧笔记)!他一九五七年出版的《消费函数理论》那本小书,是转到宏观与货币研究的导火线。佛老曾经对我说,该书是他平生的最佳作品。那称为「固定收入假说」的其实很简单,从费沙的《利息理论》变化出来,这里不细说了。困难是怎样用资料数据来验证该假说。简单的理论,逻辑说得通,证实往往难于登天。这一次,史无前例的一次,佛老施出浑身解数,把当时行内早就惊为统计学天才的本领表现无遗。一九六三年我拜读该小书后,信服经济是一门实证科学,选择了自己要走的路。   六十年代初期,货币理论的大争议搞起了火头。当时我是洛杉矶加大的研究生,替另一位货币大师普纳(K. Brunner)作研究助理,知道佛利民是主角。六七年到了芝大,那里的「货币工作室」已经名满天下。由佛老主理,是「封闭室」(closed shop),意思是除了教授,不提供文章的不能参与。从六七到六九我在芝大的两年间,佛老对货币的思想集中,同事之间提到都是你看我,我看你,无话可说。   佛老对货币理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