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安顺屯堡文化资源
安顺屯堡文化
摘要: 安顺,聚居着一与众不同的汉族群体,他们的语言、服饰、民居建筑及娱乐方式都沿袭着明代的文化习俗,演义着一幕幕明代历史的活化石。而安顺屯堡文化最具有代表性的要数西秀区以云山、本寨、雷屯为主的云峰屯堡文化风景名胜区。该景区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重视,他们认为云山、本寨的明代古城墙、古箭楼、古巷道、民宅、古堡等,保存良好,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旅游价值。2002年在七眼桥镇出土的明代率军南征将军傅友德、沐英将军捐资建庙的石碑证实了专家学者的论断。二零零二年七眼桥镇以规模最大的保存最完整的明初文化村落群--屯堡被列为大世界基尼斯之最;二零零一年国务院将至尽保存最为完整的屯堡村落云山屯、本寨古建筑群批准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被安顺市人民政府批准为市级屯堡文化风景名胜区;目前,云山屯、本寨正在向建设部申报全国历史文化名村。六百年的屯堡,六百年的故事,六百年的沧桑。,明清的中原文明早已成为,时光倒流,六百年前的江南。屯堡,以其遗存的古风和鲜明的特色为世人所惊叹、震撼。
屯堡,走那久远的年代……明代以来,历史的风云把卷入了战火之中。朱元璋为率疆一统,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派大将汤和率兵南征贵州,时任普定路土知府的适尔归顺了明王朝。第二年改设普定府,适尔任知府。适尔死后,安锁继任。当时,元朝势力仍盘踞云南,元梁王巴匝刺瓦尔密不服从明王朝统治,胁迫安锁反叛明朝,并斩杀明朝派来的使臣,这激怒了明朝皇帝。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派征南将军颖川侯傅友德率30万大军第一次“调北征南”。征南战事一直延续了许多年,军事镇压的结果,并未制服西南,反叛之火不时重燃,威胁着明王朝的统治。朱元璋采纳大臣意见,以征剿与安抚相结合的策略,除置官设卫外,推行屯田制度,按三比七的比例,三成军队驻扎城市,七成军队屯驻农村,并按总旗每人领种田地24亩,小旗每人领种20亩,屯军每人领种18亩的比例发给田地,使屯军和家属就此立寨安居。此外,明王朝又以“调北填南”的举措,从中原、湖广、江南等省强行征调大批农民、工匠、役夫、商贾、犯官等迁来黔中,名曰“移民就宽乡”,发给农具、耕牛、种子、田地,以三年不纳税的优惠政策,就地聚族而居,与屯军一起,形成军屯军堡、民屯民堡、商屯商堡,构成安顺一带独特的汉族社会群体——安顺屯堡。生活在这一社会区域的人,由于特定的历史背景,特殊的生活环境,特别的习俗民风,特有的艺术文化,他们所居住的村寨又特以带军事性质的屯、堡、官、哨、卫、所、关、卡、旗等命名。
其一,是安顺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这里虽位于贵州高原海拔1000米左右的地方,但峰林峡谷间都有大片的平坦盆地,加上充沛的水源,亚热带多雨温暖的气候,地位优势所带来的相对发达的交通。在安顺这片土地上,高度密集的屯堡群落,成为西南一带屯堡最集中的地方。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聚族而居世代相守,对屯堡文化的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其二,实行屯田制以后,大批的屯田官兵集中连片,保持着军队的体制,平时以耕种为主,并负责保卫周边的区域;一旦发生战争,则整装开上前线。这种自成体系亦兵亦农的建制,不同于正规军队可以调动、换防。一份份“愚忠”换来了搬不走的土地和家园。这种命运的安排,面对周边矛盾尖锐的环境,同为远在异乡为异客的心理,一种大老乡的文化认同感,就把这些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河南、湖北等地的老乡们紧密联系在一起,共同传递着同一文化信息同一表现形态。在相对固定的生活圈互动互助,共同塑造了屯堡文化的魂。其三,明代在安顺推行屯田制,多是以一个家族或几大姓来设屯建堡。明朝皇帝非常清楚传统的宗法思想所产生的内聚合力和外在张力,能汇聚成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实施“填南”方略,营造军事重地“汉多夷少”,集小力为大力,以家族为主体来建构屯堡片区,无疑是最佳选择。至今在众多屯堡村寨中,仍以大姓为主体,他们聚族而居,建祠堂、修宗庙、上祖坟、续家谱,用传承的宗法思想延续本族的光荣和发展。其结果是对屯堡文化的沉淀,加速了固化作用。
其四,传统意义上的婚姻,是保证家族血缘得以延续的必须过程。在宗法思想支配下,过去的婚姻观很讲究“门当户对”。在这种婚姻理念支配下,他们择亲不但绝不会与周边的其他民族通婚,就是从外省入黔来的“客家”汉人,也不是择偶的对象,甚至形成“屯对屯”、“堡对堡”、“民屯对民屯”、“商屯对商屯”的婚姻圈。就是这种亲对亲、戚对戚的单向性婚姻,以世家通婚的姻亲关系,形成了一种互助互动的人际网,把固有的信仰、民俗、习尚等文化具象相互影响相互聚合而保存下来。
其五,屯堡人来自经济文化较为发达的中原和江南地区,其生产方式大大优于当地的土著民。相对先进的经济和文化,使他们之间自然产生了强烈的认同感,自为一脉,自成一体,在整体意识的驱动下,整合成一道厚厚的墙,不屑周边民族文化的渗入。加之,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兴边富民工程实施方案(3篇).docx
-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压轴题攻略专题03解题技巧专题:判定三角形全等的基本思路压轴题三种模型全攻略(原卷版+解析).docx VIP
- 卡通手绘风班干部竞选自我介绍PPT模板(二零二五学期版).pptx VIP
- 带锯机安全生产操作规程.pptx
- 第3课 古代印度 课件(共34张PPT).pptx VIP
- 公共政策3政策的资料搜集与方法剖析.ppt VIP
- 专题04 解题技巧专题:判定三角形全等的基本思路压轴题三种模型全攻略(解析版).docx VIP
- 2025年健康管理师技能证书全国考试题库(含答案).pdf VIP
- 写景抒情散文阅读.doc VIP
- 中小学班级卫生值日表 模板.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