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生新闻:窠臼与切口
民生新闻的“窠臼”与创新“切口”
杨树弘
内容摘要:民生新闻的“自生性”状态和“自我性”情感,客观滋生带普遍性的“窠臼”;民生新闻的五大“窠臼”;民生新闻的创新的十道“切口”。
关 键 词:民生新闻;窠臼;创新“切口”。
民生新闻因为讲述老百姓的关心的、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事,和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而特别受到大家的喜爱。一些都市类媒体也因为百姓的关注,而大大提高了阅读(收视)率,这种现象值得关注。问题的另一面是,民生新闻如果一味停留在“取悦”和“热闹”的层面,自然走不出自我革命的高品位的路径。
民生新闻的“窠臼”及原因探寻
民生新闻的“自生性”状态和“自我性”情感,导致其新闻客观滋生的一些带普遍性的“窠臼”(或套路),这应引起高度重视。
“窠臼”一:琐事堆砌,留于浅表。经常看到这样的新闻,交通事故、邻里纠纷、打架肇事,烟雾弥漫的火灾、婆婆妈妈的絮叨、农贸市场的“短斤少量”……等等,是不是民生,是!是不是民生新闻,好象也是!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给受众的印象和感觉就是,这个媒体总是“张家长李家短”的,味同白开水,没劲。民生新闻的目的是帮助群众认识自我和改变自我、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如果停留在重复的“感官刺激”,满足于简单的讲述,局限于“告知”,久而久之,给受众以“神经麻痹”感,他们在“稀奇”之余,不过把这类“民生新闻”作为过目则忘的低端谈资,而作为新闻的基本价值,必然缺失。
“窠臼”二:个人表达,不知所云。一些自认为“高明”的媒体和记者,在民生新闻的采写、报道过程中,在很“用心”地对客观事实进行报道的同时,往往采用“主持人语”、“记者视角”、“编辑点评”等方式作出基于新闻的“正确结论”。这个方法本身是没有问题值得倡导的,民生新闻及结论应该是正确的、能深入人心的,应站在老百姓的角度思考问题,进行到位的点评,触及普通人心里最敏感的部位。我们不时可以看到,有的民生新闻“点评”虽打着“百姓视角”的旗号,但由于不能准确把握普通受众的心理和事物的规律性本质,便只好把带着浓厚个人感情色彩的“观点”“不知所云”地强加给受众,这些“观点”或牵强附会、或有失偏颇,说时让人揪心,说出来让人反感。
“窠臼”三:庸俗迎合,低级趣味。这是眼下民生新闻偏离应有的规律轨迹的主要倾向。有的民生新闻为了迎合部分观众的低级趣味和非健康心理需求,往往将表现群众生活的新闻“蝶变”为对被报道者个人体隐私的“爆料”,一个社会责任需要的严肃、认真、创新的媒体形象,就此“堕落”为“逸闻趣事集装箱”、“市井生态大看台”、“打打闹闹中转站”。我们说,民生新闻追求轻松说事、清晰说理、愉悦心情的风格无可非议,但“借鉴”境外一些娱乐手法进行的“创新”,这是和主旋律要求,和时代潮流发展,和民生积极健康向上趋势……不合时宜的,受众必然舒服不了。
“窠臼”四:故弄玄虚,夸大其词。这本是违背新闻基本规律的做法,不幸被一些“民生新闻”“吸纳”。具体表现为,强调挖掘“深度”,往往背离客观的价值本质,把“戏”演“过”了,例如一则报道商场与顾客为售后服务扯皮的新闻,编辑评论道,如果大家都这样你推来我推去的话,那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就没有了,奸商就要横行霸道了,消费者就要永远吃亏了。还说,今日社会,朗朗乾坤,有法律阳光照耀,有坚强有力的政府撑腰……受众的头都大了。点评着眼大处,本来没有问题,但受众更愿意就问题解决提出切中要害的具有实际价值的观点,这比“大话”吓人应该更有意义。如果报一则小偷的新闻,就戴上“现在的社会治安真是越来越差啊”之类不负责任的夸大说词,必然误导受众。
“窠臼”五:个性缺失,形式单一。通过对百姓身边小事、典型细节的报道,表达出一种新闻意义和社会价值判断,民生新闻的根基在于推动社会健康发展。但由于个性缺失、形式单一,很多的民生新闻都是在车祸、跳楼、纠纷、杀人……等“事件”里斡旋,难以自拔,给受众最直观的感受是,好象这个地方“一天尽出问题”。个性缺失、形式单一的直接后果是,众多媒体仿佛“孪生兄弟”,看这个和看那个、听这个和听那个,“都是一码事”,这些“民生新闻”,有成熟的思想和价值判断的人看了可能会保持理性,或付之一笑,如果孩子看了,或许会在他心灵留下挥之难去的阴影。
民生新闻的创新“切口”
从新闻的价值意义“绝对值”来说,没有琐碎的选题,只有琐碎的传媒人及思想——从琐碎的生活中提炼出精到的感悟,就杜绝了选题的琐碎。浅尝辄止的表述、絮叨无聊的堆砌、无关痛痒的告知、肤浅表面的话语——这些落后的伎俩是不可能担当起民生新闻的价值重任的。要让民生新闻走出烦琐、低级、庸俗、简单……等“窠臼”,使其成为一道“民生大餐”甚至“民生大宴”,必须找准创新的“切口”。
“切口”一:正——品格创新。在推进民主、法制建设的社会旅程中,建构一个独立的、自主的、介于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公共事务讨论空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