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代丝绸彩绘的技法与艺术.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辽代丝绸彩绘的技法与艺术

辽代丝绸彩绘的技法与艺术 Technique and design of painting on textiles from 10-11th centuries 中国丝绸彩绘是一种传统的织物装饰工艺,与中国绢本绘画同出一源,在工艺、材料与技法上也颇有类似之处。丝绸彩绘起源甚早,史载上古时期出现的圣王十二章纹样中,有六章即以彩绘装饰。汉代有马王堆的印花敷彩纱出土,吐鲁番和法门寺彩绘丝绸的出土是此种装饰工艺在唐代兴盛的实证。然后,迄今为止所见出土数量最多、技术最为完善、图案最为丰富的仍属辽代,中国丝绸博物馆曾对辽代耶律羽之墓出土丝织品上的彩绘颜料进行过测试,路智勇也对国外所藏的辽代丝绸彩绘作过较为详细的研究。就目前来看,辽代是我国丝绸彩绘最为兴盛的时期,辽代之后,彩绘主要集中于丝绸服装的边饰上,而大面积的彩绘就非常罕见了。本文对丝绸彩绘的早期历史作一回顾,并对辽代彩绘丝绸的技法和艺术进行重点介绍。? 一、丝绸彩绘的起???与发展 丝绸手绘最早的记载,与中国皇族标记“十二章纹”的起源有关。《尚书·益稷篇》:“帝曰: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绘,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希绣,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古代圣王要治理国家,必须要建立一定的法度,所谓“垂衣裳而天下治”。十二章就是只有圣王才有资格在服装上装饰的十二种纹样,即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后世演变为帝王礼服上的专用纹样,一直延用到清代。对《尚书》中的这段记载,虽然历代学者的句读不一,意思也有差异,但一般均认为十二章中,前六章是用彩绘,后六章是用刺绣的方法,将纹样以五彩彰施于服装之上的(图1)。? 在早期提花工艺未成熟的背景下,要达到服装五采皆备的效果,只有彩绘与刺绣两种方法。成书于春秋末战国初的《考工记》,据考证是一部齐国的官书,是记载我国古代手工艺设计与生产技术的重要典籍。该书记载了五种“设色之工”,即“画、缋、钟、筐、(巾荒)”;其中“缋”即“绘”,与“画”的意思接近,都是指在织物上用手绘的方法装饰五彩纹样,所谓“画缋之事,杂五色”。也有人考证说,两者的区别在于“画”要借助“规”、“矩”等工具,而“绘”是徒手描绘。不管怎样,彩绘作为一门重要的织物装饰工艺被记载于《考工记》这一儒家经典之中,说明当时有相当一部分衣物是用手绘装饰的。? 从商代起,我国已出现了较为成熟的提花技术,能织出回纹等花地同色的几何纹样,至迟到东周时期已经出现了织锦技术,能用五彩丝线织出更为复杂的图案,至此,贵族服用的五色高档衣物,已经能够采用技术更为复杂的织锦,以显示其身份地位。在春秋至战国的墓葬中发现过大量刺绣与织锦实例,彩绘较少,可能与地下保存情况有关。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能从考古实物中发现手绘丝绸的痕迹。如商代安阳殷墟妇好墓中1,发现了不少朱砂涂染的绢织物的痕迹,其中明显可以辨认有9例,多黏附在一些贵重、精致的大型器物上,西周早期墓葬的丝织品上也发现过朱砂涂染的痕迹,只是不能确认是否有彩绘图案。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在出土大量织锦、刺绣等衣物的同时,也出土了帛画以及我国最早的印花织物——印花敷彩纱(图2)。印花敷彩纱采用印花与彩绘相结合的手法,在轻薄的纱地上印绘出藤蔓状花卉,约有五种式样,纹样相似。其中一件色彩有五六种之多,朱红、银灰、粉白、墨黑四色保存完好,都为矿物颜料,着色匀细,固着坚牢。花纹单元呈菱形,据研究分析,藤蔓的灰色曲线是用凸纹版印制的,而朱红色的花、银灰色的叶和蓓蕾、棕灰色的叶子和苞片等,都是印制完底纹后用手工描绘上去的。1? 隋唐时期的丝绸之路上,也发现过一些丝绸手绘织物,表明彩绘作为一种装饰工艺在唐代的兴盛。主要出土地点是楼兰与吐鲁番。2003年在楼兰故城北一号墓出土一件绢地袍衫,年代当在北朝时期,约公元2-5世纪。盘领、窄袖、右衽,剪裁合体,是典型的胡服。袍衫通体用彩绘装饰,纹样为用墨或颜料直接在绢衫上描画而成。图案为佛教题材,在前襟处绘一立佛像,下摆处画一法轮,系绦带,佛像与法轮周边绘花卉纹样,可能是莲花等。这件以佛教题材装饰的手绘绢衫可能为冥衣,画上佛像与法轮、莲花等题材,具有为死者祈求冥福的意义2。图案虽然残破,但从残存的法轮部分来看,是用工笔手法描绘而成,局部刻划得非常精细(图3)。吐鲁番阿斯塔那地区发现的手绘丝绸实例,较早的如1964年阿斯塔那北区第20号墓,出土唐代彩绘绢。黄色绢地,用绛、绿、黑、白、褐等几种色彩绘出宝相花(图4)3。1972年末1973年初,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阿斯塔那古墓群进行了第十次发掘,出土了伏羲女娲手绘帛画共8幅,并服饰81件,丝织制品107件,还有鞋、袜等。其中服饰有两件手绘,袜有一件手绘,还有不少绢画,如侍马图、舞乐图、弈棋图等4(图5)。1973年,新疆博物馆考古队对阿斯塔那古墓群进行了第十一次发掘,清理了十座古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