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三顾茅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顾茅庐》 教学目标: 1.理顺本文字音。 2.初步了解《三国演义》,把握整体内容。 3.了解刘备及诸葛亮的性格特征。 4.体会并学习本章节烘托手法的运用。 教学重点: 1.初步了解《三国演义》,把握整体内容。 2.了解刘备及诸葛亮的性格特征。 教学难点: 体会并学习本章节烘托手法的运用。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听歌《滚滚长江东逝水》,进入情境。 这首歌是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电视剧演的很精彩,但其实,《三国演义》的原著写的更精彩,尤其是对智诸葛亮的描写。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和诸葛亮出山有关的《三顾茅庐》。 二、作者介绍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元末明初小说家。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汉族,山西并州太原府人。罗贯中早年曾参与反元的起义斗争。明朝建立之后,专心致力于文学创作。罗贯中编著的小说有《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传》、《三遂平妖传》。其中《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罗贯中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除小说创作外,尚存杂剧《赵太祖龙虎风云会》。 三、《三国演义》介绍 1.“演义”即根据史实,敷演大义,在叙事中融进作者的生活体验和思想感情,并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政治的和道德的评价。“演义”还是特定的文体。 2.《三国演义》的基本内容: (1)纵向看,《三国演义》描写了从汉灵帝中平元年(184)至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共97年的历史。全书120回,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1—33回) 主要写汉末动乱和群雄并峙,曹操集团的崛起和壮大。 第二部分(34—85回) 主要写刘备集团的崛起和壮大,三国鼎立,蜀国南征北战,互相争雄的局面。 第三部分(86—120回) 写三国的衰落,最终为司马氏所统一,建立西晋王朝。 (2)横向看,《三国演义》描写了魏、蜀、吴三国间尖锐复杂的政治斗争;展示了三国时期近百年的战争史;描写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外交手段;在政治、军事、外交斗争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经验,堪称是一部谋略百科,有相当的认识意义和借鉴价值。 以浓墨重彩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形象。 3.《三国演义》主题: 《三国演义》以儒家政治道德观念为核心,同时也糅合了千百年来广大人民的愿望,鲜明地表现出“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 其中既有对明君贤相、清平世界的赞美与渴慕,对昏君贼臣、天下大乱的痛恨与厌恶,又有由于最终理想幻灭、道德失落、价值颠倒的惨痛现实所带来的悲怆与迷惘。 本文节选自《三国演义》的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草庐”和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决策、战长江孙氏报仇”。 四、朗读课文 1.自读课文,查找生字新词。 2.借助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 3.小组内分角色朗读。熟悉课文。 五、作业 1.熟读课文。 2.识记并抄写生字,标音。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杜甫) 这首诗是写谁的呢?——诸葛亮 二、整体感知 1.小说主要写了哪几个人物? 明确:刘备、诸葛亮、张飞 2.这篇小说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四个: 刘备拜访诸葛亮之前,司马徽赞诸葛亮。 刘备一顾诸葛亮未得,遇崔州平,论天下事。 刘备二顾诸葛亮未得,遇亮友、弟、岳父,留下书信。 刘备三顾诸葛亮,孔明隆中对策,感其诚,出山辅佐。 三、探究刘备的人物形象 1.圈画出文中与刘备相关的描写。 2.小组合作,讨论并归纳刘备的形象特点。 明确:谦虚、礼贤下士、不耻下问、求贤若渴、气度宽宏 3.文中哪些事件或语句体现出刘备的礼贤下士、求贤若渴? 明确: (1)三顾茅庐。 (2)三请之时,“令卜者揲蓍,选择吉期,斋戒三日,薰沐更衣,再往卧龙冈谒孔明”。 (3)“下马步行、轻轻敲门、轻轻走、恭恭敬敬、等了半晌、又等了一个时辰、快步走进”等。 (4)泣请孔明,“泪沾袍袖,衣襟尽湿”。 (5)斥责张飞 4.文中对张飞主要运用了哪种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衬托出刘备的谦虚、礼贤下士、求贤若渴的特点。 5.作者用了哪些方法体现刘备的特点? 明确:语言描写、动作描写、侧面描写。 四、拓展 1.关于刘备你知道哪些信息? (1)时间表 160年,出生于涿县 184年,桃园三结义,同其弟征伐黄巾 194年,升任徐州牧 195年,吕布投靠刘备 196年,投靠曹操 200年,投靠袁绍 207年,投靠刘表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 208年,赤壁之战联合孙权大败曹操 209年,任荊州牧,与孙权联姻 214年,入成都,领益州牧 215年,刘、孙分占荆州 219年,进位汉中王 221年,即帝位 222年,兴兵伐吴 223年,殁于白

文档评论(0)

中小学PPT课件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中小学PPT课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