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h4-无线通信技术 知识概述 现代通信技术 知识 .ppt
第四章 无线通信技术概述
4.1 无线传播环境及其特性
4.2 无线传输技术
天线基本知识
调制解调技术
抗衰落及抗干扰技术
多址技术
4.1 无线传播环境及其特性
4.1.1 电波的自由空间传播
接收到的功率为:
路径损耗为:
写成分贝值为:
图 移动信道中自由空间传播损耗
4.1.2 电波传播的几何模型
大气折射与等效地球半径
电波在空间传播中,由于大气中介质密度随高度增加而减小,导致电波在空间传播时会产生折射、散射等。大气折射对电波传输的影响通常可用地球等效半径来表征。地球的实际半径和地球等效半径之间的关系为
式中,k称为地球等效半径系数, r0=6370km为地球实际半径, re为地球等效半径。在标准大气折射情况下, 地球等效半径系数k=4/3,此时地球等效半径为
电波的反射(如图10.2)
4.1.3 电波的多径传播和衰落
(1)电波传播的长期慢衰落
由传播路径上固定障碍物的阴影引起,也称为阴影衰落。
(2)电波传播的短期快衰落
接收端接收到的信号是发送端的信号经过直射、反射、折射、散射、绕射等的信号的叠加,即接收信号是发送信号经过多径传播后的叠加信号。
无线通信系统中,陆地移动信道和短波电离层反射信道是两种典型的具有快衰落特性的随参信道,这种信道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①对信号的衰耗随时间随机变化;
②信号传输的时延随时间随机变化;
③多径传播。
(3)随参信道的特点
多径衰落与频率弥散
陆地移动通信系统中,基站天线发射的信号经过多条不同的路径到达移动台。假设发送信号为单一频率正弦波,即
s(t)=A cosωct
多径信道一共有n条路径,各条路径具有时变衰耗和时变传输时延且从各条路径到达接收端的信号相互独立,则接收端接收到的合成波为
式中, ai(t)为从第i条路径到达接收端的信号振幅,τi(t)为第i条路径的传输时延。传输时延可以转换为相位的形式, 即
r(t)=
式中
r(t)=a1(t) cosωc[t-τ1(t)]+a2(t) cosωc[t-τ2(t)]+…
+an(t)cosωc[t-τn(t)]
(2)
(3)
为从第i条路径到达接收端的信号的随机相位。
(1)
式(2)可变换为
式中
由于X(t)和Y(t)都是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之和,根据概率论中心极限定理,大量独立随机变量之和的分布趋于正态分布。
(4)
因此, 当n足够大时, X(t)和Y(t)都趋于正态分布。 通常情况下X(t)和Y(t)的均值为零,方差相等,其一维概率密度函数为
且σx=σy。
式(4)也可以表示为包络和相位的形式,即
r(t)=V(t)cos[ωct+φ(t)]
(5)
(6)
式中
φ(t)= arctan
对于陆地移动信道、 短波电离层反射信道等随参信道,其路径幅度ai(t)和相位函数φi(t)随时间的变化与发射信号载波频率相比要缓慢得多。因此,相对于载波来说V(t)和φ(t)是慢变化随机过程,于是r(t)可以看成是一个窄带随机过程。由随机信号分析理论我们知道,包络V(t)的一维分布服从瑞利分布,相位φ(t)的一维分布服从均匀分布,可表示为
(8a)
(7a)
(7b)
且有σx=σy=σv=σ。
由窄带随机过程分析我们知道,r(t)的包络服从瑞利分布,r(t)是一种衰落信号,r(t)的频谱是中心在fc的窄带谱。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两个结论:
(1) 多径传播使单一频率的正弦信号变成了包络和相位受调制的窄带信号,这种信号称为衰落信号,即多径传播使信号产生瑞利型衰落;
(2) 从频谱上看,多径传播使单一谱线变成了窄带频谱, 即多径传播引起了频率弥散。
f(φ)=
(8b)
频率选择性衰落与相关带宽
当发送信号是具有一定频带宽度的信号时, 多径传播除了会使信号产生瑞利型衰落之外,还会产生频率选择性衰落。频率选择性衰落是多径传播的又一重要特征。为了分析方便,我们假设多径传播的路径只有两条,信道模型如图所示。 其中, k为两条路径的衰减系数,Δτ(t)为两条路径信号传输的相对时延差。
当信道输入信号为si(t)时,输出信号为
so(t)=ks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ch23 隧道技术 知识 移动IP技术 知识 .ppt
- CH24 scale development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methods for scale data Medical Statistics医学统计学 教学教案.ppt
- ch24 移动网络(Network Mobility)Section 4.5 of RFC 3344 移动IP技术 知识 .ppt
- CH24 第二十四章 节 使用Indy组件设计网络程序 C++ Builder PPT课件 简体中文版.ppt
- CH25-26-27 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概述、资产、负债 非盈利单位会计 幻灯片课件.ppt
- ch26 Limitation of Basic Mobile IP 移动IP技术 知识 .ppt
- ch27 AAA for Mobile IP 移动IP技术 知识 .ppt
- CH27 第二十七章 节 Web Service程序的开发 C++ Builder PPT课件 简体中文版.ppt
- CH28-CH29=CH30-CH31民间非营利组织的收入、费用、净资产、会计报表 非盈利单位会计 演示教学.ppt
- ch2_23栈和队列 《软件技术 知识基础》 .ppt
- ch4-类图及其应用 Rational Rose 2003基础教程电子教案演示教学.ppt
- ch4_1查找 《软件技术 知识基础》 .ppt
- Ch4_2 第4章 节 交流绕组—电动势 电机学课件.ppt
- ch4_2排序 《软件技术 知识基础》 .ppt
- CH4_economies of scale 国际贸易理论政策与 及应用英文版本课件.ppt
- ch4_三维设计 数控软件mastercam x 全面基础教程 教材课程.ppt
- ch4_图形界面new_简化 linux教材.ppt
- ch4_时钟及电源管理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技术 知识 .ppt
- ch4使命与战略目标 公司战略相关管理 .ppt
- ch4半导体二极管、三极管和场效应管 电路与 及电子学.ppt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