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价值观与汉英词汇差异.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西价值观与汉英词汇差异

中西价值观与汉英词汇的差异   摘 要:价值观制约和影响着语言,中西不同的价值观造成了汉英语言的很多的差异,尤其在词汇方面。本文将从中西价值观在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以及权势和平等两方面的差异来探讨中西价值观在汉英词汇方面表现出的差异。   关键词:价值观 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 权势和平等 词汇差异      1.引言      语言是社会文化的物质外壳,是文化的载体,它受着文化的影响和制约。价值观是各民族文化的核心,是人们公认的判断事物的标准,它决定人们的价值取向,并影响和作用于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戴卫平,吴蓓,2001)。价值观念的不同反映了文化的差异,同时也带来了语言上的差异,尤其突出表现在词汇方面。本文从中西价值观在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以及权势和平等两方面的差异来探讨中西价值观在汉英词汇方面表现出的差异。      2.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      对于人和自然的关系,中国人崇尚天人合一。集体主义是中国文化的核心理念,是中国文化的最显著特征。在中国,人们推崇的是集体的利益,强调集体对个人的约束,集体的利益永远高于个人的利益,而个人主义在中国意味着“自私自利”。因此,中国人的性格内向、含蓄、谦虚,不求功利,大公无私。在词汇中的反映也很明显。在称呼语中有“寒舍”、“鄙人”、“在下”、“小女”、“犬子”、“贱内”、“家父”等贬低自己的自谦语,以及相对应的“贵府”、“贵客”、“贵人”、“令爱”、“令郎”、“尊夫人”、“令尊”等抬高别人的敬语。   西方社会遵循个人价值至上的原则,推崇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社会只是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只有个人利益满足了,个性发展了,社会才得以发展。“Individualism”是个人价值至上文化的核心理念和最显著的特征,具体表现在它强调个人利益,崇尚个人意志,个人奋斗,提倡个人的自由,个人的权力和个人的独立(戴卫平,吴蓓,2001)。个人价值至上论者的思维、语言、行为的立场和出发点是自我,从“我”字出发来设定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在英文的书面语中,“I”无论何时都要大写,是世界上唯一将“我”字大写??文字。从物主代词上来看,在表示归谁所有的词是不能少的,如“I did my homework.”中的“my”不可缺少(范秀英,2005)。而在汉语中,物主代词就可以缺省,同样是上面那句话的意思,用汉语可以表示为“我做作业”,而不用说“我做我的作业”。      3.权势和平等      严格的身份制、鲜明的尊卑长幼之分的宗法制,强调爱有差等的仁义道德,使凡事求和的中国人注重身份,崇拜权威,人际关系以权势取向为主(范秀英,2005);而西方人在“人人生来平等”的理念的熏陶下,表现出了更为民主、平等的社会关系。这种差异在称谓上的表现比较明显。“中国文化传统‘重名分、讲人伦’的封建伦理观念,与西方社会‘人为本、名为用’的价值观念,使得中西方在称谓系统上存在着明显的反差。”(包惠南,2001:103)   3.1汉英亲属称谓语差异   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久远,封建的宗法、亲属观念和上尊下卑的等级观念根深蒂固,再加上长期由多代同堂的外延家庭构成社会基本组成单位,因此表现在称谓语上就是长辈(在长辈中以父系为尊)、平辈(以男性为尊,自古“长兄为父”)、晚辈的称谓语十分繁琐。而且有血亲(有血缘的亲属)和姻亲(由婚姻关系形成的亲属)。血亲又可以分为宗亲和外亲,宗亲是指与自己同姓的亲属,包括直系宗亲和旁系宗亲,如祖父母、父母、兄弟姐妹、儿女、孙子(女)、曾孙(女);叔伯、姑姑、堂兄弟、堂姐妹、侄子(女)、侄孙(女)。外亲是指与自己虽有血缘关系,但不同姓,包括:外祖父母、舅父、姨妈、表兄弟、表姐妹、外甥(女)、外孙(女)。姻亲是指没有血缘关系而有婚姻的亲属关系,比如婶子、舅妈、姑夫、嫂子、小叔子、儿媳、女婿等。   英美等英语国家的血统亲缘观念相对淡薄,亲属关系简单。因此,其亲属称谓语基本都是等距离的,而且没有血亲和姻亲的区别。例如,英语中对父母亲的兄弟都是一个称呼“uncle”,而汉语则要用“大舅、二舅”和“大爷、二叔”等称谓语。而“cousin”则不分父系、母系,也不分年龄和性别,可以表示汉语中的“表哥、表弟、表姐、表妹、堂哥、堂弟、堂姐、堂妹”八个称谓。   3.2汉英社会交际称谓语差异   3.2.1一般社会交际称谓语   中国作为一个礼仪之邦,长期深受孔孟之道的儒家思想熏陶,非常注重尊老敬老,而西方社会更加注重个人的独立,老就意味着“老而无用”,因此对“老”比较忌讳。这种价值观在词汇中的表现就是汉语中有很多包含“老”的称呼,而英语中则出现了很多避讳“old(老)”的词语。因此,在中国对年龄大的妇女称“奶奶”表示尊敬,对年龄大的男性称“老爷子”或“大爷”,对年龄大又有学问的人称“老夫子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