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史——秋兴八首赏析.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文学史——秋兴八首赏析

PAGE  PAGE 1 秋意阑珊暮日悲,故国之思花甲萦* ——杜甫《秋兴八首》之浅析 0816021 081602126 刘子君 原诗: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去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   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   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   直北关山金鼓振,?征西车马羽书驰。??   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   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   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点朝班。??   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花萼夹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   珠帘绣柱围黄鹄,?锦缆牙樯起白鸥。??   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   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   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   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   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   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渼陂。??   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   彩笔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 PAGE  PAGE 3 正文: 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圣。他出身于一个有悠久传统的官僚家庭。他降生后,家道中衰,自身仕途坎坷。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被誉为“诗史”。他生于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从小熟习诗书,在他读书和漫游时期,广交朋友,写下不少积极豪放的诗篇,“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在困居长安时期,由于过的是“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写出许多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在陷贼和为官时期,恰逢乱世,时遇不济,于是便有了许多生活见闻的真实记录;最后的是西南漂泊时期,此时的杜甫,经历了战乱,官场的黑暗,家庭的奔波,已近花甲之年,垂垂老矣,但仍然心系国家社稷,家庭破碎之苦亦是难以排遣。《秋兴八首》可以说是该时期的代表之作。 《秋兴》八首是大历元年(766)杜甫五十五岁旅居夔州时的作品。因秋感 发诗兴,故曰《秋兴》。它八首蝉联、结构严整、抒情真挚、内容相连、思想统一,成为不可分割的艺术整体,体现了诗人晚年的艺术成就和思想感情。这一组诗历来被公认为杜甫抒情诗中艺术性最高的诗。杜甫自肃宗乾元二年(759)弃官,至今已历七载,战乱频仍,国无宁日,人无定所,当此秋风萧飒之时,不免触景生情。八首诗是一个完整的乐章,主题是故国之思, 每依北斗望京华, 故国平居有所思是八篇的纲领。 秋,是中国古代诗歌最常见的一个文学母题,在中国古代诗人的眼里,秋是枯萎,凋零,萧条,落寞,悲凉的象征,落叶,枯枝,初寒,冷雨,归雁都是诗人最常用的物象。“悲“往往是秋的基调。在《秋兴八首》中,杜甫携家眷旅居夔府,深秋的寒意,红红的枫叶,潇肃的环境,引起诗人无尽的愁思。悲从中来,忆旧怀古。 从艺术结构上来看,前人对其评论较多,其中以王嗣奭《杜臆》(注释:《杜臆》杜诗注本,十卷,明王嗣奭(1566—1648)撰。一名于越,字右仲,学者称偶翁先生。鄞县(今属浙江)人。)的意见最为妥切。他说:“秋兴八首,以第一首起兴,而后七首俱发中怀;或承上,或起下,或互相发,或遥相应,总是一篇文字……”蝉联八首,始终有一种基调贯穿其中,即忆旧怀古。第一首是整组诗的序曲,红红的枫叶上还沾着晶莹的水珠,峡谷里的一片微寒,“孤舟一系故园心”可见诗人的思乡之切和漂泊无依的感伤。这首诗为诗组起到起兴的作用,奠定了感情基调。其二三首承接第一首,其二写诗人的“故园之思,北望京华”回想在长安的生活片段,已经是藤萝花开的季节,以前的一切都过去了。其三写的是夔府秋天的早晨,看着这安静平和的景色,自己已是垂暮之年,但忧国忧民之心常在,如匡衡般郁郁不得志,漂泊他乡,牢骚满腹。前三首是诗组的第一层,写夔府所见、所闻、所感,其四就是组诗的转折篇,长安的动荡不稳定,

文档评论(0)

asd522513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