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的课程改革计划,只有在学校层面上得到了真正的落实,才能算是成功有效的。.doc

任何的课程改革计划,只有在学校层面上得到了真正的落实,才能算是成功有效的。.doc

  1. 1、本文档共7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任何的课程改革计划,只有在学校层面上得到了真正的落实,才能算是成功有效的。.doc

任何的课程改革计划,只有在学校层面上得到了真正的落实,才能算是成功有效的。 任何的课程改革计划,只有在学校层面上得到了真正的落实,才能算是成功有效的。(一):青浦区实验中学课程计划修订的行动研究   青浦区实验中学课程计划修订的行动研究   ——指向初中学生共性与个性的融洽发展   一、背景分析   我校自80年代初期在顾泠沅先生的引领和指导下进行数学学科教学改革,探索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方法和措施。   随着数学学科教学改革的深入,我们时有感到单科的教学改革有其明显的局限性。学科的改革需要在学校层面上加以整合,以发挥整体优势。为此,我们将数学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有计划地向各科迁移、向各育渗透,逐步形成整体改革的良好氛围,建立体现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课程和与之配套的课程计划,实现教育教学质量大面积的提高。其实,中、外教育发展史也明确地告诉我们,当教学改革发展到一定阶段便会自然而然地触及到课堂教学革新的核心问题,即课程改革——建立与教育改革宗旨相适应的课程计划。   2009年我校与本市其他22所学校,一起参与了由上海市委教研室徐淀芳老师主持的课题《学校课程计划研制》,系统地反思,把二十多年来我校在课程计划实施方面的经历和困惑与兄弟学校交流与讨论,并在专家的指导下,在“自我评价与完善机制”方面作了尝试,取得了初步成果。 二、研究与实践   我们始终认识到学校是真正发生教育的场所,认识到只有结合学校自身特色,学生实际,坚持教育教学改革,才能办成社会、家长、学生和教师都满意的学校。因此,学校的课程计划不仅要体现学生发展的共性特征,更应充分重视每个学生的个别差异,在不断地实践与研究中,选择最有效的课程教育途径,使具有各种个性差异的学生都能各得其所地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一)第一次修订:积极探索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课程教学计划改革方案。   90年代初期,在区教育局、教师进修学院、教育学会的关心下,特别是在顾泠沅先生的具体指导下,我们有目的地学习中,外主要教育流派的理论,结合我们教学改革的实践,认真反思,提出了“接受式”与“活动式”这两种原来大相径庭、格格不入的教育流派进行优势互补且结合青浦教改特色的套筒式课程结构理论。在继续学习青浦教改经验的基础上,对我校现有的课程设置、课程类型、课程实施策略等进行比较系统的反思、归纳,逐步形成的“活动——发展”课堂教学模式,其特征是强调教师引导、启发作用的发挥,突出学生学习经历中的主体地位,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实现学生在实践体验活动中学习、成长与发展,从而有效地达到促进学生各种能力提升的目的。为此,有计划地探索制订并实施与注重联系社会的课程改革实验方案(见表1)   表1:青浦区实验中学教学计划初步方案(1990.9)   注:4( 2)、其中4为基本课时,( 2)为增加2节弹性课时。   本方案的工具学科中有1-2节是弹性课,学校规定,这两节课不能上教材的内容,而是要求各任课教师,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自行设计相关的课程。比如语文( 2)课,教师们就设计为“小品表演课”、“现代小说阅读课”、“说话课”、“写字练习课”、“人际交流课”等等,教师个人认为学生最缺乏与社会生活哪一方面的联系,就用自己的弹性课对其进行补充教育。在“兴趣和技能活动”的几个课时中,学校也根据当时社会的需要,开设了“缝纫兴趣班”、“毛衣编织班”、“剪纸兴趣班”、“小机床制作班”等等。   我们认为该方案的特点主要是注重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加强课程结构的主干,即基础知识学科;重视学科知识和实践活动课的有效结合;根据学生实际需要实施课程的弹性化,以达到学生多元发展的目的。   在本课程计划方案的课时数中,我们发现:基础型课程占周总课时数的66.7-69.2%,实践活动课占周总课时数的30%以上,我们认为这样的数据比例是比较合理的。但仔细推敲后发现,该方案中,我们把本应属于基础型课程的音乐、体育、艺术等学科划入在活动课的范畴,约占50%,使真正意义上的活动课课时数就相对比较少,且内容显得比较单一,不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   经过近十年的实践,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我们对三个不同表现层次(优秀、合格、需努力)的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并对部分教师、学生进行访谈后发现:方案中基础型课程工具学科的4( 2)、4( 1),其中的( 2)、( 1)只说明是有弹性课时,但实际上是缺少学科内容、学科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深入导向,因此,导致了部分教师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这些课时,不利于教师的领悟与发挥。又由于学生各个体的需求不同,而学校开设的活动课类型有限,所以该课程计划方案既不能满足全体学生的需求,又在学科、课时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使部分学生认为这样的课程并不是自己所需要的,影响了学生学习兴趣。同样部分教师也认为某些课程由于课时的限制,教学要求

文档评论(0)

zhangningcl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