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流量角度看边际1教学文稿.ppt
* 从流量角度看边际吸收倾向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吸收理论背景下边际吸收倾向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亚历山大(1952)首次提出了国际吸收理论,主要探讨国民收入变动条件下,本国货币贬值对国际收支的作用机制。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的国民收入(Y)可以分解为四个组成部分:消费(C),投资(I),政府支出(G)和进出口差额(X-M),公式表达为: Y = C + I + G + X-M (1) B = Y – A 经常账户持续顺差的条件是: 乘数理论背景下边际吸收倾向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从以上公式分析,现在出口增加,即 若 ,会引起国际收支的盈余,并且由于分子小于分母,因此国际收支调节不完全,即出口增加导致收入增加,同时也增加了进口,但引致进口的增加不足以抵消出口的增加,因此最终的结果为国际收支改善( ),但小于最初出口外生增加带来的国际收支盈余( )。 若 ,会引起国际收支的减少,此时 ,即引致增加的进口大于最初外生增加的出口,此时的调节是过度的。 若 ,国际收支调节完全, 。 总结,国内边际吸收倾向小于1才是稳定的。 吸收分析说认为,只有在边际吸收倾向小于1时,本国货币的贬值才能起到改善经常账户收支情况的在作用,进而提出了汇率调节政策要结合需求政策的思想。 我国的边际吸收倾向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将样本划分为为1979-1993,1994-2005两个区间,分别做回归分析,以观察我国各个边际系数的变动趋势。 根据式 ,建立下列线形回归模型: 表1 进出口差额(DTB)变动与国内吸收(DA)变动的Granger 因果性检验 注:*表示1%显著水平下通过检验,**表示5%显著水平下通过检验,***表示10%显著水平下通过检验,同以下各表一致。 从Granger因果性检验结果表1上看,国内吸收的变动对于我国进出口差额有着显著性影响。 因此,可以边际吸收倾向的变动来解释进出口差额变动。对1979年到2005年的边际吸收水平做回归分析,并对边际吸收水平的变动轨迹做检验,发现边际吸收水平在1993年前是大于1,而在1994年以后变为小于1,也就是说,边际吸收倾向在1994年产生了“拐点”,分析结果如表2 根据国际吸收理论,一国的边际吸收倾向为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投资倾向,边际政府支出倾向之和。为了进一步分析这三个经济变量对经常账户的影响,因此对边际吸收倾向做了结构分解回归分析。结果如表3 可见,消费、投资的变动都是对进出口差额变动的原因,反之则不成立。而政府支出的变动和经常账户的变动互为影响。 总体检验发现,边际吸收水平在1993年前是大于1,而在1994年以后变为小于1,为了说明这个趋势变动的原因和对经常账户产生的影响,将全样本划分为1979-1993,1994-2005两个时段,分别做相应的Granger 因果检验。结果如表5,表6所示 从检验结果来看,投资与消费的变动是进出口差额变动的显著原因,而政府支出的变动是进出口差额变动的原因的检验不能获得实证支持。 从表7的结果可以看出,边际吸收水平从大于1到小于1的转折主要是由于当时边际消费倾向在我国的下降所造成的。 吸收理论背景下边际吸收倾向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边际消费倾向的理论研究 消费理论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 20世纪 30 年代中期到 50 年代中期,这一阶段以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和杜森贝里的相对收入假说为代表。此时的消费理论的研究基本上属于凯恩斯经济学的范畴之内。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以莫迪利亚尼的生命周期假说和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为代表,此时的消费理论的研究是在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内进行的,将消费者行为最大化这一微观基础引入消费理论的研究。第三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末发展至今,受理性预期的影响,霍尔把理性预期因素引入生命周期和持久收入假说,提出了随机游走假说,随后里兰德等人提出的预防性储蓄假说,迪顿等人提出的流动性约束假说,使边际消费倾向的影响因素日益复杂化。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