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与当代史家的修养理论.docx
中国古代与当代史家的修养理论 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视修史的国家,两千多年来,名家辈出,名着亦是蔚为大观,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相关论文范文,欢迎阅读查看。
如何成为良史?良史应具备哪些修养?这是古今学者热烈探讨的理论和话题。作者对古代史家与现代学者关于史家之修养理论进行了论述,不妥之处,恳请方家批评指正。
一、孔子的“书法不隐”与 左丘明的“君举必书”
秉笔直书是中国史学家的一大优良传统,较早将其作为史家修养理论的提出,当属孔子和左丘明。公元前 548 年,晋国国君晋灵公为执政大夫赵盾所杀。史官董狐记载了“赵盾弑其君”一事并同赵盾发生了辨论。孔子评价此事时说:“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赞扬了董狐坚持如实记事的原则。可见,孔子已将秉笔直书作为古代良史的修养之一而倍加赞赏。
史学家坚持直书的佳话在《左传》中亦多有记载。例如,“夏,(鲁庄)公如齐观社,非礼也。曹刿谏曰:不可。夫礼,所以整民也。故会以训上下之则、制财用之节,朝以正班爵之义、师长幼之序,征伐以讨其不然。诸侯有王,王有巡守,以大习之。非是,君不举矣,君举必书。书而不法,后嗣何观?”(《左传middot;庄公二十三年》)曹刿认为,国君无论做什么事,史官都必须记载下来;史官记载的时候,一定要按记载的原则去记,即合乎“书法”,如果不合“书法”地记载下来,则后人看什么呢?
无论孔子所谓“书法不隐”,还是左氏所谓“君举必书”,其实质是提出了史家修养的要求,即秉笔直书。所谓“董狐精神”“、南、董之志”,成为中国古代史学家秉笔直书之修养理论的先声,故先秦至秦汉成为中国古代史家修养理论的产生时期。
二、刘知几的“史才三长”说
真正系统、完整地论述史家修养理论的是唐代史学评论家刘知几。刘知几在《史通》中对史家应具备的素质和条件的论述散见于《核才》、《鉴识》、《辨职》、《杂述》、《杂说》等篇,而《旧唐书》列传第五十二《刘子玄传》载曰:
礼部尚书郑惟忠尝问子玄曰:“自古已来,文士多而史才少,何也?”对曰:“史才须有三长,世无其人,故史才少也。三长,谓才也,学也,识也。夫有学而无才,亦犹有良田百顷、黄金满 ,而使愚者营生,终不能致于货殖者矣。如有才而无学,亦犹思兼匠石,巧若公输,而家无 楠斧斤,终不果成其宫室者矣。犹须好是正直,善恶必书,使骄主贼臣,所以知惧,此则为虎傅翼,善无可加,所向无敌者矣。脱苟非其才,不可叨居史任。自 古已来,能应斯目者,罕见其人。”时人以为知言。
刘知几明确指出,只有具备才、学、识“三长”的人,方可成为“史才”.可以说,刘知几提出的“史学三长”说是他的史家修养论的核心,也是他提出的史家修养的最高标准。然而殊为可惜者,刘氏并没有具体、详细阐述才、学、识的内涵,使后来学者对此问题的研究产生了较大的分歧。作者认为,史才,是指收集考订、编排史料和文章表达的能力,叙事载言和行文运笔的技巧,以及运用体例和编次内容的方法。史学,是指具有渊博的历史知识,主要包括社会知识、自然知识和文献知识。史识,是指对历史发展、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是非曲直的观察、鉴别和判断的能力,即器局;以及秉笔直书、忠于史实的无畏精神和高尚品质,即胆识。至于三者的关系和重要性,刘知几则明确指出“:史之为务,厥途有三焉。lsquo;彰善贬恶,不避强御rsquo;为上,其次则lsquo;编次勒成,郁为不朽#39;,而rsquo;高才博学,名重一时lsquo;,仅其下耳。”
可见他以直书实录为史识之首要,既不忽视见解、观点,又强调以“史识”统率“史才”、“史学”.刘知几提出的“史才三长”说是一个整体的史学理论范畴,第一次系统、完整地把史家修养问题提到了自觉的理论认识高度,对促进史家自身修养和史学进步都有积极的作用,在中国史学批评史上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故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成为中国古代史家修养理论的形成时期。
三、曾巩“明”、“道”、“智”、“文”的要求与揭傒斯“以心术为本”的原则
宋元时期是中国古代史家修养理论的发展时期。自刘知几提出“才、学、识”三长说作为衡量史家修养的基本条件,后来史学家从各个方面不断阐发,提出自己的主张,从而丰富了中国古代良史的理论。宋代曾巩在《南齐书目录序》中也提出了“良史”的标准:
古之所谓良史者,其明必足以周万事之理,其道必足以适天下之用,其智必足以通难知之意,其文必足以发难显之情,然后其任可得而称也。
曾巩对史家提出了“明”、“道”、“智”、“文”四个方面的修养,认为着史的目的是“将以是非得失兴坏理乱之故而为法戒”,故必得良史,而后能传于久远。其中“周万事之理”“、通难知之意”属于史家“识力”的范围,指明白事理、辨别是非、预见未来的能力,而“周”与“通”也是要求史家有会通古今的器局。
“适天下之用”则是强调史学的社会作用和史家的为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