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运河明珠明清时期临清
运河明珠明清时期的临清
临清,因临近清河而得名。明清以前,只是一个十分普通的小县。明代会通河开通后,临清成为南北水路要冲,迅速发展成为集商业都会、军事重镇、仓储要地、手工业中心于一体的大都市。其繁华程度和重要地位,不仅超过与其平级的州城,即便是府城也难与之相比。从某种意义上讲,超过了北方的许多省城。是什么原因使一个县级州城具有这么重要的地位?让我们从历史上寻找几个视角,去从中寻找答案吧。
临清贡砖
北京故宫以建筑规模宏大,建筑质量精美闻名于世,并于1987年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而修建故宫的所有用砖却全部来自山东的临清。此外,北京十三陵、天坛、地坛、日坛、月坛、钟楼、鼓楼以及北京城墙的建筑用砖,也大多来自临清。这个谜底还要从临清本身去找。
临清地处黄河冲积平原,土壤中富含铁质,用这种土烧制的砖,十分坚硬。临清位于京杭大运河沿岸的水陆交通枢纽,是南北漕运的咽喉和物流集散地,便于运输。“靖难之役”后,明成祖决定迁都北京,营建北京需要大批窑砖,于是在临清设“工部营缮分司”,具体负责在临清建窑烧砖。因为窑砖主要供应京师使用,故称“贡砖”。
因北京用砖量大,临清贡砖运往北京是一个繁重的任务,不是几只船就能解决的问题。因此,明政府采用了“漕艘搭解”的办法,即通过运河通往北京的船,都要搭载贡砖。永乐年间,规定装载量100?的船,带砖20块。顺天期间又规定漕运粮船每艘带砖40块,民船依船的大小,船头每尺带砖6块。嘉靖时又规定漕运粮船带砖96块,民船带10块,甚至更多。
临清砖窑,多依运河而建。在临清南北沿河数十里的地方,分布着大大小小的砖窑,仅从《临清县志》记载的就有6处12座砖窑。
临清贡砖上都有烧造时间、产地、窑户、烧造人等印记,以对砖的质量负责。如“嘉靖十五年窑户罗风、匠人郑存人”、“临清厂窑户孙岳、作头子其造”、“康熙十五年临清窑户畅道、作头郭守贵造”等字样。
砖窑一般由朝中的宦官管理,生产的窑砖除运往北京外,对一些次品也可用于当地民间。《金瓶梅》第三十五回,贲四对西门庆说:“庄子上盖瓦房和厢房,但?都不齐。”西门庆道:“那灰不打紧,我明日衙门里吩咐灰户,教他送去。昨日你砖厂刘公公说,送我些砖儿,你开个数,封几两银子送与他。须是一半人情回去。”《金瓶梅》虽是小说,其内容却来源于生活,其中所记,应有一定的生活基础。
为了保证贡砖的烧制,允许窑户招雇工人,一般情况是,每处窑要有挖土、推土、筛工、滤泥、踩泥、制坯、装窑、出窑、搬柴、烧窑、洇窑等王种,不下几十人。由于临清窑厂多,有许多外地人到临清窑厂做工。政府还给窑户一些特权,有些作奸犯科的人到窑厂做工,甚至可以逃避惩罚,当地有“打架上官窑”之说,意为打了架到官窑做工就不会受罚了。虽然窑户拥有一定的特权,但会受到负责此事的官员或宦官的刁难。据乾隆十八年《临清县志》记载:“砖价每块给工价银二分七厘,如挑出哑声者,每块变价银一分七厘,不堪用者每块变价银一厘七毫。”负责管理的官员往往刁难窑户,压级压价,索取贿赂。
临清的窑厂一直到清末才停烧。存在数百年的时间。临清贡砖的烧制有复杂工艺,明代《天工开物》的作者宋应星从家乡江西南昌五次通过运河北上参加科举考试,其间曾到临清考察和寻访烧制贡砖的技术,并将所闻所见写入《天工开物?陶埏篇》中。临清贡砖随着北京故宫的完工和《天王开物》的流传而闻名中外。
临清钞关与临清铸币
临清钞关,在明清时期可是一处闻名遐迩的地方。
钞关之名源于钞关税。明朝宣德四年(1429年),规定政府在沿江河要地,设置官署,征收钞银,称为钞关税。当时,京杭大运河上共设钞关11处,临清是其中之一。由于临清是水运咽喉,钞关税收较多,地位也就相对重要。
临清运河钞关,最初只是对过往商船征税,按船的大小即装货量征税,空船不征税。乾隆十四年《临清县志》记载有明宣德皇帝关于运河钞关的圣旨:“南京至北京沿河船只,除装载官物外,其一切装载人口物货,或往或来,每船一载按其料数若干,程途远近,照规定例纠旧钞。着有风力御史及户部官,分投于紧要河道处所监收。如有隐匿及恃权豪势不纳钞者,船没入官,仍将犯人治罪。若空过船只,往回不系揽载者,不在纳钞之例。”
临清钞关最初只是对过往船只征税,后来兼征商税,还有协助稽查逃犯、检查过往官员的通行证明,甚至对外国使船进行检验勘合。当时,日本、朝鲜以及欧洲的勘合船队和使者,一般是在字波登岸,经宁波的市舶司检查验实后,经杭州沿大运河北上进京。明朝嘉靖十九年(1540年)日本使者策彦周良曾在宁波登岸后经大运河北上,将沿途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写成《入明记》一书。书中多处记载了途经临清的情况。
为了防止逃税,钞关在运河内设置铁索,直达两岸,开关时,才将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