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体系改革中金融存量与增量变化探讨.docVIP

农村金融体系改革中金融存量与增量变化探讨.doc

此“经济”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农村金融体系改革中金融存量与增量变化探讨

农村金融体系改革中金融存量与增量的变化探讨   摘 要: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现实中存在着农户及中小企业“贷款难”和金融机构“放贷难”并存的困境。实践证明,改革现有农村金融体制,创新组织机构,在稳定存量的基础上促进增量发展,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山东省农村金融体系“增量”发展的实际状况为例,对稳定农村金融体系存量,创新增量发展,支持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农村金融体制;存量;增量;实证   中图分类号:F8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8)07-0066-04      截至2006年底,全国平均每个乡镇拥有的银行业网点不足3个,有3302个乡镇没有银行业网点;60.6%的农户有融资需求,但仅有34.7%的农户能够获得信用社贷款。与此同时,民间借贷、地下钱庄、民间“标会”等非正规金融活动在农村非常普遍,农户通过非正规途径取得借款的比重高达56.8%,越是贫困地区,此比重越高。这些非正规金融活动处于政府监管盲区,不受国家金融制度约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户融资难问题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农户“贷款难”与金融组织“放贷难”并存的困境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基于此,在改革农村金融现有存量的基础上,创新增量发展,实现金融对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支持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1]      一、目前全国农村金融存量改革步伐稳健      近年来,在国发[2003]15号文件,特别是2004-2008年五个“中央一号文件”的指导下,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与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果。   (一)农村信用社试点改革工作的阶段性成果显著   1.农信社试点改革中国家政策性扶持效果显现。央行专项票据发行与兑付,税收减免、保值储蓄补息、利率浮动权放开等扶持政策逐步落实到位,地方政府也以不同方式在协助清理债务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   2.农信社产权制度及组织形式改革基本成型。实践证明,股份合作制是具有我国特色的农村信用社过渡性产权制度的实现形式,进一步转换经营机制,加强??控制度建设,建立股份制产权制度,实现商业化经营是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必然趋势。   3.农信社整体实力明显增强,支农力度不断加大,支农服务日益改善。截至2007年6月末,全国农信社系统所有者权益已达2310亿元,与2002年末相比由负变正,增加了2572亿元;农信社资本充足率达到12.24%,比2002年末提高20.69%;各项贷款余额26236亿元,比2002年末增长88%,其中,农业贷款余额12105亿元,比2002年末增长117%;农业贷款占其各项贷款的比重由2002年末的40%提高到46%。   (二)政策性银行改革破题,进一步加大“三农”支持力度   围绕“十一五”规划,成立12年之久的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开始悄然涉足过去未曾关注过的农村金融市场,继续支持能、运、材、农、林、水的建设和中小企业、“三农”等社会领域的发展,重点开展以“大额承诺、滚动计划、资金平台、融资推动”为核心的开发性金融合作模式,一定程度上满足县域经济、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同时,农业发展银行已被允许在农村从事开发性金融业务,获准发放中长期综合性贷款,按现代银行标准加强内部管理;实施政策性业务和开发性业务分账户运作,后者将由银监会进行监管,其职能调整放在构建多层次农村金融市场议题中予以讨论。   (三)农业银行改革发展稳步推进   新华社北京2006年8月3日电,中国农业银行已制定“十一五”期间支持新农村建设信贷投放规划,累计将投放4670亿元支持“三农”和县域经济发展。按照2007年初温家宝总理在全国金融会议上的讲话要求:“稳步有序地推进农行的股份制改革,强化为三农服务的市场定位和责任,实行整体改制,充分利用其在县域内的资金、网络和专业等方面的优势,更好地为‘三农’发展和县域经济服务。”农业银行再次将发展目光转向自己的传统市场――县域农村金融市场,经营战略从城市转向农村,做大做强县域金融,实施城乡一体化经营,积极打造县域金融精品,充分发挥其县域商业金融主渠道的作用。   (四)邮政储蓄及其融资功能逐步趋于完善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已经挂牌经营。当前工作的重点是如何充分利用其系统网点优势,开展金融业务,扩大邮政储蓄资金的自主运用范围,引导邮政储蓄资金返还农村,积极参与多元化农村金融市场竞争。      二、农村金融体系增量发展初具规模,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为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2005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大力培育由自然人、企业法人或社团法人发起的小额贷款组织,引导农户发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