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練習三 搬運 寫完字,把鉛筆放到45cm外桌上。 把拆下的螺帽放在55cm外的盒子裡。 將一小塊木片丟進60cm外的木箱中。 把機械的操縱桿推25cm到空檔,出力1.5kg。 把焊槍放回固定座的槽縫裡。焊槍直徑10mm,開口 12mm,距離45cm。 6.把焊槍放回V字型固定座,它的開口是55mm,焊槍 直徑10mm,運動距離45cm。 7.把重8kg,60cm×40cm×30cm的箱子,放架子上,裕度52mm,運動距離60cm。 8. 徒手用鉛筆在紙上劃一條大約70cm的直線。 9. 單手從夾具中把重三kg的工作物取出,移動距離20cm。 10. 雙手從夾具中,把重3kg的工作物取出,移動距離20cm。 11. 用食指按下啟動按鈕,施力2.2kg。 12. 把焊槍從焊好的點移動15cm,到另一點準備焊接。 13. 把紙箱合起來,箱蓋移動距離30cm。 七.身體動(BodyMovements) (一)起立、坐下或蹲下 不移動桌椅的起立或坐下、蹲下需時10BU,記作S10 (二)彎腰或挺直 每次彎腰,屈身費時10BU,而且需跟著挺直起來,又要10BU,這些動作都記作B10 (三)轉身 扭腰把身體轉一個角度,≦90? 需10BU,記作T10,若>90?<180? 需20BU記作T20 (四)走路 步幅以75cm計算,每步需10BU,記作W10,步行25m折合331/? 步,四捨五入後以33步計算,計作33W10 (五)上下樓梯 這是指建築物的梯階,而不是水電木匠工作時所用的竹梯、木梯。不論上下樓,每一階費時10BU,記作W10 (六)範例 從椅子上站起來,走25m到儲物架,彎下腰從架子上拿起一個4kg的工具,再走20m到樓梯處,爬上20級再走15m放到工作台上,此時手動作的距離是35cm,最後坐在椅子上,請算一下共花多少時間? 起立坐下蹲 S 10 分析式 S10 33W10 B10 PB+ B10 27W10 20W10 20W10 MB 2+ S10 起立 走25m到架子 彎腰 拿工具 挺腰 走20m到樓梯 上樓 走15m到工作臺 放下工具 坐下 合計 10BU 330BU 10BU 20BU 10BU 270BU 200BU 200BU 10BU 10BU 1070BU 屈身挺直 B 10 轉身≦90? T 10 轉身>90? T 20 走路75cm W 10 上下樓每階 W 10 1070BU = 1070×0.075秒 = 80.3秒normal time 九.心智操作(Mental Process) 本節所討論的心智操作是指藉著感覺、神經和腦從事下列活動: (1)蒐集信息,主要是靠眼睛 (2)傳導信息到腦 (3)識別這個信息 (4)做出決定 (5) 反應出來 檢 查 I 5 讀 看 R 5 寫 WR 10 簡明工作因素法(BWF) 1943年美國無線電公司RCA以Joseh H. Ouick為首的一組 工業工程師在費城地區的許多工 廠內從事廣泛的研究與實 驗。稍後他組成Work Factor Company以推廣他們的成果「工作因素法」,並防止這個時間制度被人誤用。 後來 ScienceManagementCorporation加入工作因素法陣容, 使它能和MTM並駕齊驅。簡明工作因素法(BWF)是 1978年由Science Management Corporation和荷蘭飛利 浦公司共同開發出來的一種時間制度。它把原則和數值都 加以簡化到可以背誦;但又和其他工作因素法脈絡相承, 沒有自相矛盾的地方。非常適於工場的領班、保全技術員 及IE、RD在日常工作中使用,以便改進工作方法,增進 效率。 一.工作因素法的發展(1) 由於BWF簡明易學易懂(可免除作業者與IE之間的隔 閡)且誤差對效率核算影響不大,乃由當時巨大機械公 司工程處長楊望遠,於1980年首先用於生產線各項工作 之標準工時設定,並經長期測試,效果確著且無不良後 果,嗣後又用於各行各業之人力作業,如太平洋電纜、 高林、英誌、賜昌、味丹、華元、上福、立隆、燿華、 復興航空、泰豐輪胎、潤泰集團……皆有具體成效,值 得各行各業採用。若能教會領班,用來動作分析、方法 改善,不但能穩定品質,提升效率,更能建立人人信服 的績效衡量指標;若能教會開發人員,則可減少製程不 良,提高易製化。 二.標準單元(1) 工作因素法所討論的基本動作共有九種,稱為標準單 元。簡明工作因素法(BWF)再把標準單元的時間、數 據簡化成六組時間表:拿取、組合、搬運、身體動作、 心智操作、特殊動作等。 1.伸出(reach):身體某一部份改變位罝的動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