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人民江苏版)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八 第18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pptxVIP

2019届高考历史(人民江苏版)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八 第18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9届高考历史(人民江苏版)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八 第18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8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考点一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中山装;知识点二 饮食与居室的演进 1.并行于世的中西餐 (1)中餐:四大菜系,即鲁菜、粤菜、川菜、淮扬菜。 (2)西餐:鸦片战争后,西餐传入中国,出现了中西餐并行于世的局面。 2.居室建筑 (1)传统居室:_______是北方地区的典型民居。 (2)西式住房:鸦片战争后,在租界等外国人集中居住区,_________开始大量出现;20世纪30年代前后,京、津等地开始出现完全欧化的新式住宅。;知识点三 习俗风尚的变革 1.背景: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的成立以及改革开放等。 2.表现 (1)婚丧礼俗:清末民初,新青年男女开始反对包办婚姻,主张__________,仿效西方的新式婚礼。新中国成立后,开始用______代替土葬。 (2)社交礼仪:民国成立后,__________取代了传统的跪拜作揖。 (3)思想观念:女子获得受教育权利并步入社会。;考法1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 『典例』 (2016·江苏单科,10)1921年成都警察厅发布通令:“近日妇女每多剪发齐眉,并梳拿破仑、华盛顿等头式(流行的男式发型),实属有伤风俗,应予以禁止,以挽颓风……如敢固违,定以妇女坐法并处罚家长。”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剪发齐眉成为妇女的普遍选择 B.男女平等思想逐渐深入人心 C.新潮女性的行为冲击传统习俗 D.处罚措施体现民国法治精神;解析 由“剪发齐眉,……实属有伤风俗”可知,新潮女性因梳西式发型,遭到警察厅的通令禁止,这从侧面说明新潮女性的行为对传统习俗构成了冲击,C项正确。其余选项明显不符合史实,均排除。 答案 C;【方法突破】;【史论链接】 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考法2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特点 『典例』 (2014·江苏单科,6)下面漫画《发辫之将来》从本质上表明,当时社会上一部分人(  );A.盲目崇尚西洋风尚 B.刻意保存传统精华 C.旧有观念根深蒂固 D.主动破除国人陋俗 解析 由漫画提供的信息,社会上某些人只剪辫梢(“崇尚西法”),不剪辫根(“保存国粹”),期望“发辫之将来”去梢不去根,说明这些人传统旧观念根深蒂固,故答案为C项。A项仅反映漫???部分信息;B项错在“刻意保存”;D项说法不符合漫画主旨。 答案 C;【方法突破】;【史论链接】 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特点;考点二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天津;知识点二 邮电通信设施的逐渐完善 1.邮电 (1)______年,海关开始试办_______。 (2)______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成立。 2.电信 (1)电报:1877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在______架设电报线,成为中国人自办有线电报的开端。1906年,创办了_________。 (2)电话:_______年,电话传入中国。20世纪80年代之后,通信技术和通信网络发展迅速。;【知识拓展】 影响近代交通发展的因素 ;考法 交通工具变迁的影响 『典例』 (2018·南通、扬州模拟)1890年前后,一位居住浙江余姚蒋村的小地主,从蒋村坐木船到宁波要花三天两夜,从宁波乘轮船到上海,路虽然远十倍,但一夜之间就到了。受此刺激,他后来要自己的儿子离开私塾到教会学校读书,学习西方制造。材料主要反映出(  ) A.近代中国人的物质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B.上海与浙江等周边地区的交通非常发达 C.西方工业品的输入影响到民众生活习俗 D.交通工具的进步推动人的思想观念转变;解析 材料与“物质生活水平提高”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主旨不是反映交通发达,故B项错误;“西方工业品的输入影响到民众生活习俗”不是材料说明的主旨,故C项错误;材料中小地主感受到轮船的快速,转变观念要求儿子不再考科举,而是到教会学校学习西方制造,说明交通技术的进步推动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故D项正确。 答案 D;【方法突破】;【史论链接】 近代交通业发展的影响;考点三 大众传媒的发展;知识点二 广播影视 1.广播 (1)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初。 (2)1926年6月1日,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_________无线广播电台正式开播。 (3)_____年,近代中国第一座全国性的广播电台——中央广播电台在_______开播。;2.电影 (1)_____年8月,在上海,中国首次放映电影。 (2)民国时期,国产电影获得了快速发展。 (3)新中国成立后,电影事业发展进入一个新时期。 3.电视 (1)1958年5月1日,______电视台开始试播,这是中国第一家电视台。 (2)______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更名为中央电视台。;知识点三 互联网与民众生活的渐变 1.出现:______年,中国第一条互联网专线正式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