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我国拾得遗失物制度中拾得人权利完善探讨
对我国拾得遗失物制度中拾得人权利的完善的探讨
摘 要:现实生活中,遗失物的出现不可避免。我国现行的《物权法》对遗失物出现后拾得人与遗失物权利人的权利义务关系做了较为详尽的规定,建立了拾得遗失物制度,对实践中相关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其规定中仍有不太完善之处,即拾得人与遗失物权利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不平衡,拾得人的权利相对其义务而言过重,实践中不利于遗失物的返还和有效利用。文章即以此为议题,提出完善拾得人权利的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物权法 拾得遗失物制度 拾得人权利
中图分类号:D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8-084-02
民法中的遗失物是指非故意抛弃而丢失的物。现实生活中,遗失物的出现实为平常与不可避免。对此,我国自古即有两条美训,其一为“路不拾遗”,它体现了对遗失物丢失人原权利的尊重,但此条美训的实现殊为不易,一方面需有路过遗失物之人视而不见、毫无贪欲之美德,另一方面还得有社会物质资源的极大丰富,使得此遗失物无论其价值大小均可在社会财富中忽略不计。但现实的情形中,以上两点至今仍只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理想与愿望而已,真正的“路不拾遗”现实中几乎不存在,对其的贯彻反而会产生使物弃于地而无法利用的问题,这其实是在浪费财富,对社会经济是不利的。所以,就有了另一个更合乎人性与实际的古训――“拾金不昧”,其实质仍含有对遗失物权利人原权利的尊重,但同时它也对拾得人的拾得行为予以肯定,并鼓励拾得人将遗失物尽早归还,使遗失物权利人对物的控制与利用得以继续。此训因其既合乎人情又于经济有利,实际上已成为自古以来世界各国均积极提倡的道德行为。但拾得人的拾得并不等于遗失物权利人对其物的重新控制,在二主体互相毫无了解、互不知晓的情况下,如何合理地安排拾得人与遗失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从而以利遗失物尽早回归原主,即成为各国民事物权法律所共同关注的问题,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同样如此。
一、对《物权法》拾得遗失物制度规定的分析
我国《物权法》于第九章“所有权取得的特别规定”中以109条至113??共5个条文的内容对拾得人与遗失物权利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做了较为详细的规定。从中可以看出其对拾得人与遗失物权利人双方主体在拾得遗失物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义务有如下几点定位:
(一)遗失物权利人享有要求返还遗失物的权利,该权利是绝对的、无任何附加条件的
表现在如下三方面:
1.拾得人必要保管费用请求权没有留置权的保障。尽管《物权法》112条第1款课以遗失物权利人支付拾得人或有关部门遗失物必要保管费用的义务,但该义务的履行并没有相应辅助的强制手段。有观点认为对拾得人的此项权利可依《物权法》第230条对遗失物行使留置权来保障其实现,对此我们是有异议的。《物权法》第230条所规定的留置权,其成立要件之一是债权人已经合法占有债务人的动产,此要件包含三层意思:第一,可行使留置权的客体必须是动产;第二,必须是债权人已占有动产;第三,债权人必须基于合法原因占有该动产,如果不是合法占有债务人的动产,不得留置。而拾得人对遗失物的拾得并占有,从法理上看,并非合法占有,而是非法占有,是没有法律依据也不可能事先有合同约定的非法占有,所以依《物权法》第230条的规定不可对该遗失物行使留置权。如此,对遗失物权利人的义务没有强制履行的手段,对拾得人来讲也很难说是真正的权利。
2.遗失物权利人履行其悬赏中承诺的义务在《物权法》中缺乏可操作性的规定,使其实践意义不大。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寻找遗失物的悬赏广告中,多以“必有重谢”四字为承诺,在拾得人返还遗失物于权利人时,权利人与拾得人之间对此“谢”到底应有多“重”才算合理常有不同的理解,由此而引发的纠纷屡见不鲜,原因就在于法律对此缺乏具体明确的可操作性规定,这就使得此项遗失物权利人的义务难以真正地履行。
3.遗失物权利人在受领遗失物时是完全的无条件的受领,《物权法》规定无须向拾得人支付任何报酬。遗失物的出现,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是由于权利人的疏忽和过失,但《物权法》中,却没有因此而规定其承担相应的义务和代价。
(二)拾得人承担着与其权利不相平衡的过重的义务
从上述关于权利人应尽义务的论述中可知,这样的一些义务同时也是拾得人的权利,而这些权利的实现缺乏有效的保障,而相反的,与其权利实现的困难不相对称的是,《物权法》却课以了拾得人过重的义务,从109条的通知、返还、送交义务,到111条对遗失物妥善保管的义务,再到113条国家对无人认领的拾得人送交的遗失物取得所有权的规定中均可得以体现。
(三)对《物权法》如此规定的理由之分析
《物权法》之所以对遗失物拾得人与权利人给予不相均衡权利义务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