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国国际收支统计发展历程问题与建议
我国国际收支统计的发展历程问题与建议
[摘要]我国国际收支统计走过了60年的发展历程,在宏观经济金融决策中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今后在防范和化解国内外经济金融危机、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中,进一步强化监测预警功能,加大跨境资金流动监测,将是我国国际收支统计发展的根本方向。
[关键词]国际收支 历程 问题 建议
国际收支统计是国家中央银行的一项基本职能,其产品的表现形式――国际收支平衡表,已被世人公认为反映一国国际收支状况的权威指标,成为一国政府制定正确对外经济政策的基础。建国60年来,我国国际收支统计取得了光辉的成就:统计制度建设取得长足发展,统计理念更新与时俱进,统计制度建设与时代同步,统计手段实现电子化,统计数据质量不断提高,尤其在亚洲金融危机、拉美金融危机和美国次贷危机等国外金融危机的冲击中,我国国际收支统计有效地发挥了监测和预警的重要作用。
一、我国国际收支统计60年发展历程
(一)国际收支统计产生的萌芽阶段(1949~1979)。这一时期尽管闭关锁国导致外汇收支规模小,但长达30年的外汇收支统计,却为八十年代国际收支统计工作的开展奠定了方法论基础。上个世纪五卜年代,我国就开始编制外汇收支统计报表。当时,由于国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国家对外经济活动比较单一,主要集中于商品进出口贸易和华侨汇款业务,相应构成外汇收支的主要项目只有进出口贸易及以侨汇为主的非贸易等项下的收支;此外,对外交流的不发达和对外援助的无偿性使得转移支付规模不多,国内市场的严重封闭性使得外商投资、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机构来华投资呈现空白,资本项目外汇收支未发生,因而进出口贸易收付汇的现汇统计和海外华侨的侨汇统计则成为我国对外经的资金流方面统计的重点内容,为八十年代开展国际收支统计积累了历史经验。
(二)国际收支统计的创建阶段(1980~1995)。这一阶段我国开始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定期公布国际收支状况,社会公众开始关注国际收支状况,统计信息披露逐渐形成社会化特征。1978年以后,我国由于实行改革开放,对外??济发展迅速,商品贸易、服务贸易和收益和转移以及资本金融账户等项目的外汇收支规模逐步扩大,尤其是1980年我国相继恢复了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中的合法地位,肩负着每年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交有关国际收支状况资料的职责,此时国家才开始对国际收支平衡状况给予关注。当年,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提出着手制定国际收支计划以及建立国际收支统计制度的建议,国家统计局组织有关部门草拟和修改国际收支统计制度,国家外汇管理局会同中国银行具体负责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试编。1981年,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国家统计局和中国银行等四个部门在国家外汇管理局编制的《国家外汇收支存表》的基础上,根据国际通行统计方法,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联合制定和下发了国际收支统计制度,召开了全国国际收支统计工作会议。国家外汇管理局先后于1985年和1987年正式公布了我国1982年至1984年,1985年和1986年的国际收支概览l此后1988年到1990年,有先后公布我国1987年、1988年和1989年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收支统计信息的定期公布,有利于国际社会对我国对外经济发展实力的了解,从而为我国大规模利用外资开辟广阔的前景。
(三)国际收支统计的发展阶段(1995~2000)。这一时期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制度的实施,国际收支统计监测系统的开发运行与全面上线,我国国际收支统计数据采集方法逐步走向规范化,采集手段逐渐实现电子化。1995年8月30日,我国发布《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办法》,规定自1996年1月1日起,中国居民与非居民进行的交易,都必须及时、准确、全面地进行国际收支申报。当年,我国开始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的原则编制和公布国际收支平衡表。1997年在金融机构进行国际收支申报基础上,又增加了直接投资、证券投资、金融机构对外资产及损益、汇兑统计等四项申报内容,使得我国国际收支申报体系变得更加完善。随后我国相继发布一系列有关实施细则和业务操作规程以及配套政策措施,使得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国际收支统计数据采集逐渐步入规范化的轨道。1998年国家外汇管理局开发并向全国推广国际收支统计监测系统,初步扭转国际收支统计手工操作的落后局面。1999年后国家外汇管理局先后多次对统计监测系统进行维护和升级,不仅大大提高国际收支统计效率,减少成本,而且初步实现统计数据牛成电子化。
(四)国际收支统计的完善阶段(2001~2009)。这一阶段,尽管跨境资金的大量流入,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加大,美国次贷危机的冲击,但由于国际收支统计与分析产品的不断推出,贸易信贷调查、企业出口换汇监测、边境贸易汇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