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06 诗歌鉴赏(第01期)-备战2018年高考全国百强校语文分类汇编之考前模拟(原卷版)
备战2018年高考【全国百强校】分类汇编之考前模拟第1期
一、【湖北省荆州中学2018届高三4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点绛唇
苏轼
闲倚胡床,庾公楼外峰千朵。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
别乘一来,有唱应须和。还知么?自从添个,风月平分破。
【注】此词作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秋。词人时在杭州为官。庾公楼:相传东晋庾亮在武昌乘月登南楼。杜甫《秋日寄题郑盟湖上亭》:“池要山筒马,月静庾公楼。”别乘:官名。这里指词人的友人袁毂。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庾公楼外峰千朵”是词人闲倚胡床所见。“朵”字生动地表现出重重叠叠的山峰如花般绽放。
B.上片三四句运用了设问和拟人手法,明写词人与明月、清风同坐,暗示词人心境的孤独、寂寞。
C.下片一二句叙写袁毂到来之后的情形:词人从独处世界中走出,与友人一起吟诗填词,相互唱和。
D.下片后三句,词人以戏谑语气告诉友人:自从添了你,明月清风都与你平分了!足见两人关系亲密。
E.全词篇幅短小而融写景、抒情、叙事、议论于一炉,虚实结合,语言平白如话,读来妙趣横生。
15.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江西师大附中高三四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各题。
诉衷情①
魏承班
银汉云晴玉漏长,蛩声②悄画堂。筠簟③冷,碧窗凉,红蜡泪飘香。
皓月泻寒光④,割人肠。那堪独自步池塘,对鸳鸯。
〔注〕①这首词的主题是写相思之苦。②蛩声:蟋蟀声。③筠簟:竹席子。④泻寒光:洒下清冷的光。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词的第一句,写一个晴朗的夜空,银河横亘天空,长夜漫漫,使满怀愁绪的人更加无法入眠。
B.“筠簟冷,碧窗凉,红蜡泪飘香”词人用竹席、纱窗、红烛等意象进一步渲染寂寞清冷的气氛,
C.上片虽然没有直接写人,却分明感受到人的存在,“筠簟冷,碧窗凉,红蜡泪飘香”中连用“冷”“凉”“泪”,突出了人的凄凉感受,人的存在可见一斑,这就是所说的“无我之境”。
D.“那堪独自步池塘,对鸳鸯”读者仿佛看到一个坐卧不宁、痛苦不堪的人物形象,究竟为何而痛苦?这两句揭开谜底,原来是不能孤身去面对成双成对的鸳鸯,以此表现了自己孤独与相思。
E.这首词,词人在表达凄苦之情时,没有对欢恋场面的直接描写,而是对环境氛围进行正面烘托,以此表现了相思之苦的主题。
15.“蛩声悄画堂”一句,与姚合《闲居》:“不自识疏鄙,终年住在城。过门无马迹,满宅是蝉声。带病吟虽苦,休官梦已清。何当学禅观,依止古先生?”中的“过门无马迹,满宅是蝉声。”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简要说说其表现手法。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长歌行(节选〕
陆游
人生不作安期生①,醉入东海骑长鲸;
犹当出作李西平②,手枭逆贼清旧京。
金印煌煌未入手,白发种种来无情:
成都古寺卧秋晚,落日偏傍僧窗明。
【注】①安期生:传说为古代仙人,卖药东海边。秦始皇曾派人入海访求安期生,未至蓬莱山,遇风波而返。②李西平:唐德宗名将李晟,曾率军从叛臣朱泚手中收复长安,迎德宗回京,因功封为西平郡王。
14.本诗用了安期生和李西平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本诗前两句充满浪漫情调,诗人将入海骑鲸视为人生一大快事,显得气概非凡。
B.谈到生平抱负,诗人坦言自己并不想做安期生那样的神仙,认为那是游戏人生。
C.用李西平事十分贴切时局。陆游正是想要同李晟收复长安一样,收复旧都汴京。
D.陆游推重李晟,因为他博功名、封侯王,这正是陆游一生不懈追求的崇髙目标。
E.骑鲸入海与破敌收京相比,前者只是陪衬,做名将才是诗人努力想实现的方向。
15.后四句用怎样的手法表达感情?请简要分析。
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①
苏轼
七千里外二毛人,十八滩头一叶身。
山忆喜欢②劳远梦,地名惶恐泣孤臣。
长风送客添帆腹,积雨浮舟减石鳞③。
便合与官充水手,此生何止略知津④?
注:①这首诗是作者遭贬赴惠州途中路经惶恐滩时所作。据《万安县志》载“赣州二百里至岑县,又一百里至万安,其间有滩十八……滩水湍急,惟黄公为最甚。”南方人读“黄公”如“惶恐”,因被称作惶恐滩。②喜欢:地名,在大散关上。这里代指故乡山水。③石鳞:水在石上流,其波如鱼鳞。④典出《论语》,孔子曾问路于隐士长沮、桀溺,二人因不同意孔子的救世主张,故意不做正面回答,只说:“你是知道渡口的,何必问我们呢?”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七千里”极力渲染被贬之遥,“二毛”指头发黑白相杂的老人,说明诗人已至暮年。“一叶身”形象地表现诗人飘零的现状。
B.首联集工巧的对仗、生动的夸张、形象的双关、强烈的对比多种修辞于一体,并巧用数字,写出了诗人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专题02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A卷)-2017-2018学年高一生物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下学期)(解析版).doc
- 专题02 物的组织培养技术与酶的研究与应用(A卷)-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下学期)(原卷版).doc
- 专题02 辽宋夏金元时期(B卷)-2017-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下册)(解析版).doc
- 专题03 透镜(第02期)-决胜2018年中考物理名校试题分项汇编(通用版)(原卷版).doc
- 专题03 透镜(第02期)-决胜2018年中考物理名校试题分项汇编(通用版)(解析版).doc
- 专题03 A taste of English humor(测)-2017-2018学年高一英语同步精品课堂(基础版)(必修4)(原卷版).doc
- 专题03 A taste of English humor(练)-2017-2018学年高一英语同步精品课堂(基础版)(必修4)(解析版).doc
- 专题03 A taste of English humor(结)-2017-2018学年高一英语同步精品课堂(基础版)(必修4)(原卷版).doc
- 专题03 A taste of English humor(讲)-2017-2018学年高一英语同步精品课堂(基础版)(必修4)(原卷版).doc
- 专题03 A taste of English humor(讲)-2017-2018学年高一英语同步精品课堂(基础版)(必修4)(解析版).doc
- 专题06 酸碱盐(模拟检测)-2018中考化学十大难点突破(原卷版).doc
- 专题06 酸碱盐(重难突破)-2018中考化学十大难点突破(原卷版).doc
- 专题06 酸碱盐(重难突破)-2018中考化学十大难点突破(解析版).doc
- 专题07 压强和浮力(第02期)-决胜2018年中考物理名校试题分项汇编(通用版)(原卷版).doc
- 专题07 压强和浮力(第02期)-决胜2018年中考物理名校试题分项汇编(通用版)(解析版).doc
- 专题07 与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有关的解答题(第02期)-2018年中考数学大题狂做系列(解析版)(同名5098).doc
- 专题07 化学综合推断(模拟检测)-2018中考化学十大难点突破(原卷版).doc
- 专题07 与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有关的解答题(第02期)-2018年中考数学大题狂做系列(解析版).doc
- 专题07 化学综合推断(模拟检测)-2018中考化学十大难点突破(解析版).doc
- 专题07 化学综合推断(重难突破)-2018中考化学十大难点突破(原卷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