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第2章旅游景观的欣赏章末复习课件 .pptVIP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第2章旅游景观的欣赏章末复习课件 .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第2章旅游景观的欣赏章末复习课件

第2章 旅游景观的欣赏章末复习 选修三 目标展示 1.举例说明旅游景观的欣赏方法。 2.了解中国各类的景观特征,并说明其形成原因。 3.描述若干国外著名旅游景区的景观特点,并从地理角度 说明其形成原因。 预习反馈 选择下列景观的最佳观赏位置 千峰万壑—— 地貌的酷似造型—— 峡谷、山洞、一线天—— 瀑布景观—— 江河湖海—— 湖沼池塘—— 山水组合景观—— 远眺俯视 特定位置 置身其中近观 适当距离仰视 较高的亭台楼阁上远望俯视 低临水面欣赏 乘船观两岸风景 知识点一 旅游景观的审美形态分析 知识精讲 1.自然美的表现 (1)形象美 (2)色彩美 (3)动态美 (4)朦胧美 2.人工美的主要类型 类 型 美感形成 古典园林美 园林是建筑和古遗迹与艺术的结合,它追求的是诗情画意的美感 古建筑和古遗迹美 通过立体和平面结构图,运用线、面、体在空间展开运动的过程,给人以视觉影响而获得的美感 民俗风情美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由于历史条件、地理环境的不同,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文化、民俗和风情也是迥然不同的 雕塑艺术美 雕塑表现出纪念性、象征性、立体性等关系特征 知识点二 运用综合思维研究旅游景观的欣赏过程 活动探究 1. 澳大利亚大堡礁的景观特点及形成原因: (1)景观特点:海底世界、具有热带风光的大陆性岛屿和土著部落文化。(2)形成原因 2.元阳梯田景观: (1)形成原因 (2)季节变化与生产过程的联系 例题精讲 1.专家认为,欣赏旅游景观,尤其需要的是提升感受力和理解力。完成(1)-(2)题。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犁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这是宋朝诗人王禹偁谪居陕西时,描述山村风景的《村行》。 (1)下面是四位同学对《村行》评的评论,哪些同学的说法是正确的( ) 甲:“马穿山径菊初黄”中的“菊初黄”同时包含了由视觉、听觉感受到的景象;乙:“万壑有声含晚籁”中的“万壑”指的是遍布的黄土沟壑;丙:“荞麦花开白雪香”指的由视觉、嗅觉感受到的春天景象;丁:“村桥原树似吾乡”是由视觉看到的景物,并引发的移情想象欣赏。 A.甲乙 B.甲丙 C.乙丁 D.丙丁 C (2)下列对地貌旅游资源所构成的岩石类型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火山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花岗岩 B.丹霞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流纹岩 C.岩溶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可溶性的沉积岩 D.球状风化形成的山石景观的岩石构成是砂岩 C 【解析】(1)本题是对黄土高原地貌、旅游景观欣赏及季节判定的考查。甲项“菊初黄”只包含了视觉没有包含听觉感受,故该项错误;诗人谪居的陕西位于黄土高原,其地表因流水侵蚀而呈千沟万壑形态,故乙项正确;丙项“荞麦花开白雪香”,包含视觉和嗅觉感受,但结合“马穿山径菊初黄”,可判断菊花开在秋季,故丙项“荞麦花开白雪香”应为秋季景象而非春季,丙项错误;丁项“村桥原树似吾乡”由看而想,该项正确。故本题选C。 (2)本题是对地貌及岩石的考查。火山地貌的岩石构成主要是喷出岩,故A项错误;丹霞地貌是红色砂岩经流水侵蚀而成,而流纹岩属于岩浆岩,故B项错误;岩溶地貌是可溶性的 沉积岩——石灰岩经流水作用而形成的,故C项正确;花岗岩常被风化成球状,故D项错误。 2.下面几幅图中的景观分别是:A为武夷山的“五马奔腾”,B为华山的“南天门”,C为庐山的“三叠泉瀑布”,D为“漓江风光”。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景观的美学价值包括形式美、色彩美、动态美和声音美等。图中,既有形式美又有色彩美的是________,既有形式美又有动态美的是________。 (2)能够体现“山无水不活,水无山不转”的景观是________。 (3)在四幅景观图中,属于断块山体形成的景观是________ 属于石灰岩形成的景观是________。 (4)在四幅图中,有“近看不如远看,顺光不如逆光,绕以薄雾轻纱则最为盛景了”你认为最符合这种观赏意境的应该是________。 解析 四图中A景观为地貌的酷似造型;B中华山为断块山;C为瀑布景观;D为山水有机组合的景观。 答案 (1)漓江风光 庐山三叠泉瀑布 (2)庐山三叠泉瀑布、漓江风光 (3)华山南天门、庐山三叠泉瀑布 漓江风光 (4)庐山三叠泉瀑布 总结延伸 1.完成本节课的《同步练习》。 2.预习下节课的导学案中的预习案。 作业布置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