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诊断学基础教学辅导(三).doc

  1. 1、本文档共1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诊断学基础教学辅导(三).doc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 诊断学基础教学辅导(三)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理工部 杜芬 2008年11月25日 诊 断 学 绪 论 通过讲授与学习,使学生达到: 1.了解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2.理解诊断学的学习要领; 诊断学(diagnostics)是运用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是为医学生学毕医学基础学科过渡到学习临床学科而设立的一门必修课。通过学习获得临床征象的方法,掌握收集临床资料的基本功,并应用所学过的基础理论知识,阐明患者临床表现的病理生理学基础,并提出诊断,为今后的临床各科的学习和以后的临床工作奠定基础。 (一)诊断学的内容 1.病史采集(history taking) 即问诊,是通过医生与患者进行提问与回答了解疾病发生与发展的过程。 2.症状与体征 症状(symptom)是患者病后对机体生理功能异常的自身体验和感觉。症状是病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症状的发生、发展及演变,并作出初步诊断(primary diagnosis)和印象(impression),可发挥重要作用。 体征(sign)是患者的体表或内部结构发生了可察觉的改变,体征对临床诊断的建立可发挥主导作用。 3.体格检查(physical examination) 是医生用自己的感官或传统的辅助器具对患者进行系统的观察和检查,揭示机体正常和异常征象的临床诊断方法。 4.实验室检查(laboratory examination) 是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实验室方法对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细胞取样和组织标本等进行检查,从而获得病原学、病理形态学或器官功能状态等资料。 5.辅助检查(assistant examination) 如心电图、内镜等。 (二)诊断学的学习要领 医学生学习诊断学时,临床课程尚未开始讲授,因此不可能对临床上各种疾病作出准确全面的诊断。诊断学的任务更主要的是指导学生如何接触病人,如何通过问诊确切而客观地了解病情,如何正确地运用视、触、叩、听和嗅诊等物理检查的方法发现和收集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而了解这些临床表现的病理生理学基础,以阐明哪些为生理表现,而哪些属病态异常。联系这些异常征象的病理生理学基础,通过反复推敲和分析思索,便可得知诊断疾病的某些线索,从而提出可能的诊断。 (三)学习诊断学的要求 能独立进行问诊,能理解主诉、症状、体征间的内在联系和临床意义。 能以规范化手法进行系统、全面、重点、有序地体格检查。 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血、尿、粪常规检查,理解常用实验室检查项目的目的和临床意义。 掌握心电图机的操作程序,能辩认出最常见的心电图。 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符合要求的完整病历。 常 见 症 状 症状(symptom)是指患者主观感受到不适或痛苦的异常感觉或病态改变。体征(sign)是指医生或其他人能客观检查到的改变。 §1 发热 通过讲授与学习,使学生达到: 理解发热的病因与病机; 掌握常见热型及其临床意义. 正常人的体温调节受中枢所调控,并通过神经、体液因素使产热和散热过程呈动态平衡,保存持体温在相对恒定的范围。当机体在致热源(pyrogen)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称为发热(fever)。 【正常体温与生理变异】 正常体温一般为36~37℃,正常个体之间体温略有差异,且受机体内、外因素的影响稍有波动,24小时内下午体温稍高于上午,但一般不超过1℃ 【发生机制】 各种原因引起产热增多或散热减少,则可出现发热。 1.多数发热是由致热源所致,包括: (1)外源性致热源(exogenous pyrogen) 如微生物病原体及其代谢产物。外源性致热源不能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而是通过激活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使其产生内源性致热源,通过下述作用引起发热; (2)内源性致热源(endogenous pyrogen) 如白介素(IL-I)、肿瘤坏死因子(TNF)等。通过血-脑屏幕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定点,使体温上升。 2.非致热源性发热 见于体温中枢直受损、引起产热过多的疾病、引起散热减少的疾病。 【病因与分类】 临床上可分为感染性发热与非感染性发热,以前者多见。 1. 感染性发热(infective fever) 各种病原体感染均可引起发热。 2. 非感染性发热(noninfective fever) 如无菌坏死物质吸收发热、抗原-抗体反应等。 【热型及临床意义】发热患者在不同的时间测得的体温分别记录在体温单上,将各体温数值点连接成体温曲线,该曲线的不同形态称为热型(fever type)。临床上常见的热型有: 1.稽留热(continued fever) 体温恒定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

文档评论(0)

zhangningcl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