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常用抗疟药和抗疟药使用原则讲解课件.ppt

常用抗疟药和抗疟药使用原则讲解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抗疟药使用原则和用药方案 寄防消毒监测科 一、抗疟药使用原则 1、抗疟药选择原则 在使用国注册 有使用国药监部门的生产或销售许可证 疟疾病例的抗疟治疗和其它服药,必须掌握以下原则: 1. 及早治疗和规范治疗 及早治疗和规范治疗不仅能迅速控制临床症状,控制复燃率、复发率和病死率,而且能减少疟疾传播,降低疟原虫对抗疟药产生抗性危险。因此,对疟疾病例的及早治疗和规范治疗,是控制疟疾的重要措施。 2.抗疟药使用原则 2.抗疟药使用原则 2. 治疗药物的选择与应用 为避免疟原虫对抗疟药产生抗性,要按照国家制订的用药原则和使用方案,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正确选择和使用抗疟药物。 3. 安全用药 要严格掌握治疗剂量和疗程,观察可能发生的毒副反应,对G6PD缺乏地区的人群,应在医护人员监护下服用伯氨喹;有溶血史者或家属中有溶血者应禁用伯氨喹。 2.抗疟药使用原则 4.给药途径 一般疟疾患者宜采用口服给药。重症疟疾可用非口服途径给药,病情缓解或清醒后,若仍需要继续抗疟治疗时, 可改用口服给药。 5、间日疟治疗药物 一线药物: 磷酸氯喹、磷酸哌喹、磷酸伯氨喹; 二线药物: 蒿甲醚、青蒿琥酯、双氢青蒿素、磷酸咯萘啶 (仅用于一线药物治疗失败的病例) 6、恶性疟及重症疟疾治疗药物 一线药物: 蒿甲醚、青蒿琥酯、双氢青蒿素、咯萘啶 二线药物: 以青蒿素类为基础的复方或联合用药 (双氢青蒿素哌喹片、青蒿琥酯片加阿莫地喹片、复方磷酸萘酚喹片、复方青蒿素片) 2.抗疟药使用原则 二、疟疾诊断和治疗常用术语 1、复发(Relaps) 指由休眠子所引起的疟疾临床症状消失后间隔6个月以上的症状再现。 2、复燃(Recule scence) 指由残存红内期疟原虫引起的疟疾临床症状消失后2个月内的症状再现。 3、临床治愈(Clinical cure) 指疟疾急性发作症状消除但无性期疟原虫可持继存在于体内。 4、根治(radical treatment) 指临床症状消失而且包括红内期和肝内期所有疟原虫被消除使复燃和复发不能发生。 5 、假定性治疗(Presumptire treatment) 指对疑似病人采用抗疟药物进行试治的方法。 6 、抗复发治疗(Antirelapse treatment): 指采用抗疟药物清除肝内期休眠体以防止复发的方法。 三、疟疾诊断和治疗常用术语 三、常用抗疟药的种类和药理 (一)杀灭红细胞内疟原虫的药物 这类药物可有效地杀灭红细胞内疟原虫的滋养体和裂殖体,达到控制发作和消除临床症状的目的。 目前各种抗疟药除伯氨喹外均属此类。 1、??氯喹 (chloroquine): 4-氨基喹啉类药物,对各种疟原虫的红内期无性期均有较强杀灭作用。 (1)杀虫机理: 抑制疟原虫DNA复制和破坏血红蛋白酶。 (2)主要的副反应:有头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精神异常,可抑制心肌兴奋性和房室传导,故心脏病患者慎用。 (一)杀灭红内期无性体的药物 (一)杀灭红内期无性体的药物 (3)药理: 氯喹在胃肠道吸收迅速而完全,顿服0.6g后2—3h在血浆内可达到或超过有效浓度,其在红细胞内浓度比血浆内高10—20倍。有疟原虫寄生的红细胞比无疟原虫寄生的红细胞又高20~25倍,血浆浓度≥15ug/L时对间日疟原虫有杀灭作用,≥20ug/L对恶性疟原虫有杀灭作用。 氯喹代谢缓慢,主要经肝脏代谢后从胆汁排泄,血浆半衰期较长(约10-28天)。 2、喹哌(piperaquine) 4—氨基喹啉类药物,对各种疟原虫的红内期无性期均有较强杀灭作用。 (1)杀虫机理:与氯喹相似,但无交叉耐药性。 (2)药理: 口服后吸收良好,先储积于肝脏,然后逐渐释放入血,主要经肝脏代谢后从胆汁排泄。储积于肝脏,代谢缓慢,血浆半衰期较长,约为21-28天。 (3)主要的副反应:为头昏、头痛、乏力、恶心、呕吐等,可使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升高,肝病患者及孕妇慎用。 3、咯萘啶(pyronaridin) 苯骈萘啶类药,是一种新型的抗疟药。常用于治疗抗氯喹或喹哌的恶性疟。 (1)杀虫机理:主要通过破坏疟原虫复合膜的结构和功能,以及食物泡的代谢活力而发挥杀虫作用。 (2)药理: 肌注后0.75小时血浆浓度达高峰, 吸收后肝内含量最高,血浆半衰期约为2-3天。与氯喹无交叉耐药性, (3)主要的副反应:食欲下降、腹痛、恶心、呕吐等,对心脏无毒副作用。 4 、青蒿素类衍生物 倍帮萜内酯类新型抗疟药,较易通过血脑屏障,常用于治疗抗性恶性疟。其口服后吸收良好,1-1.5小时即达血高峰浓度,作用迅速,但代谢也快,血浆半衰期仅为2小时,具有吸收快,分布广,代谢和排泄迅速的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