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汤显祖尺牍看他“经济”思想
从汤显祖的尺牍看他的“经济”思想
汤显祖是明代中后期著名的文学家,但他在《夕佳楼赠来参知四首》之三中却说:“经济自常体,著作乃余事”。“经济”在这里应释为“经国济民”,也就是说作为以文学不朽的汤显祖,他的理想是做一个有为于天下的能臣良吏,来改革时政、拯救世风,而文学创作只不过是他的业余爱好。
万斯同在《汤显祖传》中说他“意气慷慨,少有志于天下事。”汤显祖自认为有治理天下之术,三十七岁在南京时曾充满豪气地做诗自赞曰:“历落在世事,慷慨趋王术。神州虽大局,数着亦可毕。”四十岁上下仍自勉:“萎蕤意气复何云,径须垂晚立功勋。不似世儒重文法,只堪簪笔事明君”(送刘玄子使归全集)。他也曾对辅臣余有丁说过:“某颇有区区之略,可以变化天下。”。汤显祖并没有阐述“经济”之旨的理论文章,但他一生与人书信谈论,所言多为天下事,所以在一些尺牍中倒可得到些许启示。
一、经国思想――公正用人,无为而治
任何一个朝代要想长盛不衰,首要一个条件就是要举贤才,而汤显祖在青年时恰逢张居正当权,当时年幼的明神宗慑于慈圣李太后的威严,所以对张居正惟命是从,这使张居正有恃无恐,据《明史》卷二一三记载万历甲戌其子会试不第而“居正不悦”,至后则三子均以父故得名上第。对于当权者取人唯亲的行为汤显祖极为不满,所以拒绝与张子嗣修、懋修交游,导致多次名落孙山,张居正病死后,才考中进士,当时他已经三十四岁。所以汤显祖的经国思想首先就是主张治国者必须广泛搜罗人才,把贤能者提拔到重要岗位。他在《与张自云》中说:“才最难得,得之宜并归一路,为世道用。”《与李道甫》书中认为:“夫用人者,主人之才;为人用者,必非主人也。”但是在封建社会中因为种种原因,有才华者往往无法得到重用,所以怀才不遇就成了诗文中常见的主题。汤显祖在《寄林丹山》中也说:“世实需才,而未必能需才。才与世常相左,而叹世怜才者相望于今昔也。”所以他对于“奉牍可以三千,而无缘索长安之米;对策几乎六十,而不获奉贤良之诏”的黄金宇,他是“深悲其遇”(《答黄金???文学》),对于“弘才坚节,尚老江黄”的石楚阳他认为是“有心共恻”(《答石楚阳》)。而在《寄胶州赵玄冲》中汤显祖先从宋代的陈亮怀才不遇讲起,然后说:“以翁丈纬经文,何在古英雄下,而竟以一尉小县令长谢里门,高歌纵酒,忘忧用老,悲夫!世人目无瞳子,至今极矣。”在惜才的同时,已加入了对有眼无珠的用人者的愤慨。
其次汤显祖认为经国的原则应是秉公方正,以义为依,作风正派,办事公道。汤显祖在自己的尺牍中对于办事不公正者进行了批判,万历十一年(1583年)十月邹尔瞻弹劾礼部尚书徐学谟,十二月慈宁宫火灾,又上时政六事,于是被贬南京刑部照磨。汤显祖致书首辅申时行的儿子申敬中说:“第尔瞻婉彩不足,而贞意有余,昨闻复以直言欲调他用。执政不援,众庶不可户晓。善则归君,过则归相。他臣可言,主势难斡。位至执政,不宜此言。弟恐后之人复以邹君为魏君(指曾弹劾张四维和申时行的魏允贞)也。”将批评的矛头直接指向了朝中的权臣,而无有顾忌,表现了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坚持真理的无畏。
万历十二年(1584),汤显祖出为南京太常寺博士。第二年,他的友人司汝霖任吏部验封冲,劝他曲意与执政通,可调回北京任吏部主事。汤显祖作了一千多字的长书回复,列举了交通不便,水土不服,费用不支,儿女无人抚养等生活问题,放弃了这次机会,还直书胸臆说:“况夫迩中轴者,未必尽人之才;游闲外者,未足定人之短。长安道上,大有其人,无假于仆。此直可为知者道也。”这是公然表示对当时朝廷用人失当的不满情绪。万历二十五年谢杰上疏陈时政之失,却遭遇不公正待遇,汤显祖致书云:“近读风雷之奏,弥开日月之章。十渐不克终,遇唐宗而岂讳;六可长太息,逢汉帝而何嫌?今虽为真以言,古有投珠于道。膏脂疮瘐,时事多非;菽栗参苓,其言自在。……尊公允称人师,忽忽左迁,直道不可行,亦其时也。”(《与李儒德》)是对好友的称颂,也是对当权者枉断曲行,损害善良正直,助长邪恶的抨击。
第三在经国方法上,汤显祖主张元为而治。虽然有经济天下之志,但汤显祖一生连做朝官的机会也没有获得,所以他的经国方法主要体现在他治理地方的实践中。他在多篇尺牍中阐述了自己治理地方的经验,如《谢郑辂思郡伯为做相圃生祠画像记》中说自己治理遂昌时:“烹小鲜而觉扰,候单凫而不复。”在《寄荆州姜孟颖》“弟邑治在万山中,士民雅厚。既不习为吏,一意劝安之,讼为之希止。”在《答吴四明》中云:“仆又不善为政,因百姓所欲去留,时为陈说天性大义。百姓又以为可,赋成而讼稀。值上官一时皆贤者,苦无多求。前某观察有重客,传食属邑,至仆治,值百姓受词日,即冠带并坐堂上。所受词不二三纸。如此者再,客亦频蹇去。”在《与李舜若观察》中说:“斗大平昌,一以清净理之。去其害马者而已。士民惟恐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