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八年级物理下册7.1走进分子世界教案新版苏科版20180511333.doc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八年级物理下册7.1走进分子世界教案新版苏科版20180511333.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八年级物理下册7.1走进分子世界教案新版苏科版20180511333

7.1《走进分子世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过程与方法 ⑴ 能从课堂内外的活动中猜想出物质的结构模型,并从中了解人类认识微观世界的过程和方法. ⑵ 知道分子的运动与宏观物体运动的区别;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固、液、气三态的性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参与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分子模型的建立和理解. 三、教学资源 炭笔、放大镜、高锰酸钾颗粒、烧杯、酒精、水、吸管、一端开口的玻璃管(长60cm、内径5mm)肥皂水、中间系有细线的圆形铁丝圈、水银、铅块. 四、教学设计 自主空间 师:一支粉笔可以折成两段、四段、八段……甚至粉末,这些粉末是什么形状? 生:回答. 师:我国古代著名的学者庄子在他的《天下篇》提出一个命题,“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针对这句话,请同学来翻译一下,并说明庄子所表达的观点? 在上面所列举的几个例子中,当这些微粒分到一定程度时,我们肉眼将不能看到,科学家是如何探索这些人们不能直接观察到的领域的. 介绍物理方法:建立模型法 实验1 用肉眼和放大镜分别观察炭笔在白纸上的划痕. 师:通过观察得到什么结论? 师:这些微小的颗粒是如何构成我们所看到的连续体的呢?猜想一下. 实验2 下面请同学们做一个分组实验,将高锰酸钾颗粒放入水中,将会看到什么现象? 师:水怎么变成紫色的呢?能不能具体描述一下水变成紫色的过程. 师:再过段时间,烧杯中的水会怎样? 实验3 师: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一半是上了颜色的水,另一半是酒精,在液面的上端用橡皮筋做了记号(先把橡皮筋拨上去,让学生看清界面,再拨下来),将玻璃管反复翻转,让水和酒精充分混合,混合后与混合前有什么不一样呢?(气泡在缓缓的上升,界面不存在了,总体积比原来要小,绕着学生走一圈) 师:以上是我们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对物质微观结构提出的猜想,科学家在研究物质结构时,按照这样的研究方法提炼出了关于物质微观结构的三种模型,你认为哪种模型能够完善的解释上述活动中看到的现象呢? 模型1 物质是由微小的颗粒组成的,各个颗粒紧靠在一起,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连续体; 模型2 物质是由微小的颗粒组成的,颗粒之间有空隙; 模型3 固体是由微小颗粒组成的,液体是连成一片的,固体微粒可以挤进液体中. 师:为什么不选模型1、模型3呢? 生:各个颗粒之间有空隙,并不是紧靠在一起的,所以模型1不成立,而酒精与水的混合实验说明液体不是连成一片的,不仅是固体,液体之间也有空隙,所以模型3也不成立,应选模型2 师:这样我们就从宏观现象入手,通过一次次的猜想和论证建立了物质的微观模型:物质是由微小的颗粒组成的,颗粒之间有空隙.而这颗粒究竟可以分到怎样的程度? 打个比方,学校可分为三个年级,每个年级由若干个班构成,每个班级由50多个学生组成,到这里我们再划分下去对学校的构成就没有意义了,因此学生个体是构成学校组织的最小单位. 同样物质划分到一定程度,就无法再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这种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称为分子.一杯水分下去是小水滴,小水滴分下去是小水珠,一直分到水分子,如果再继续分下去,就不具备水的性质了.也就是说水分子还是水,再分就不是水了. 内容:一些图片,包括现代显微镜和原子分子图片. 师:放大镜、各种显微镜的发明和利用在科学家收集证据、认识物质微观世界性质方面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拓展了人们的视力范围,收集了更多证据,支持了科学家提出的模型. 分子很小,一般分子的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而我们人眼所能分辨的最小距离仅为0.1mm,由此可见,分子不借助于高级的仪器仅凭肉眼是无法直接观察到的,反之能被我们肉眼看到的显然也不是分子,而是小微粒.[来源:Z#xx#k.Com] 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间隙. 例1:下列现象中,能用分子无规则运动知识来解释的是( ) A. 春天,柳絮飞扬 B. 夏天,槐花飘香 C. 秋天,落叶飘零 D. 冬天,雪花飘飘 例2:下列诗词、歌词或俗语中不含有分子无规则运动这一物理知识的是( ) A.稻花香里说丰年 B.美酒飘香歌声飞 C.墙里开花墙外香 D.亲戚远来香[来源:Zxxk.Com],现在我们知道这是分子之间有空隙造成的,除此之外这个实验还能说明什么呢? 教师可多联系生活实际多举些例子,同时让学生也展开思维,列举与相关的现象,共同说明分子是在不停的运动的. 师:在手帕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