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圆线虫病.pptxVIP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毛圆线虫病

毛圆线虫(Trichostrongylus)是一类寄生在反刍类动物和人消化道的寄生虫,可引起毛圆线虫病。多数毛圆线虫寄生在草食动物体内,偶可寄生在人体的毛圆线虫有:东方毛圆线虫、蛇行毛圆线虫、艾氏毛圆线虫和枪形毛圆线虫。 在我国以东方毛圆线虫为主。此外,还有一类尚未定种的毛圆线虫属线虫(Trichostrongylus sp.)也可感染人体。 东方毛圆线虫 东方毛圆线虫(Trichostrongylus orientalis Jimbo,1914)是一种寄生于绵羊、骆驼、马、牛及驴等动物的胃和小肠内的寄生虫,也可寄生于人体。 病原成虫成虫纤细, 无色透明, 头端钝圆,口囊不明显, 咽管圆柱状, 约为体长的1/7~l/6。雄虫长4.3~5.5mm,生殖系统为单管型, 尾端交合伞由左右两叶组成, 交合刺1对, 末端有小钩, 在交合刺之间有一引带。雌虫长5.5~6.5mm,尾端为锥形, 生殖系统为双管型,子宫内含有虫卵5~16个。 虫卵 大小为80~100?m ? 40~47?m,长椭圆形,一端较圆,另一端稍尖,不对称,无色透明,比钩虫卵略长,壳薄,卵膜与卵壳间空隙在两端较明显。新鲜粪便中的虫卵,内含10~20个卵胚细胞呈葡萄状 。流行病学 产卵多;3期幼虫对干燥抵抗力强;在土壤中存活3个月;有“春季高潮”和“自愈现象”。在外界发育到感染性披鞘3期幼虫,在黏膜内发育蜕皮,4期幼虫返回第四胃或小肠,发育为成虫。 分布于农村,似有一定的地区性。 防治原则与钩虫相同。 生活史 成虫通常寄生在空肠上段,偶可达十 二指肠、胃、结肠,甚至大肠。成虫以纤细的头部侵入宿主的黏膜内。虫卵随宿主粪便排出后在土壤中发育,24h内幼虫孵出,经两次蜕皮发育为感染期幼虫。人因食入含有感染期幼虫的生菜而经口感染。在宿主小肠内经第三次蜕皮后钻人肠黏膜,数日后逸出,进行第四次蜕皮,然后虫体头端插入肠黏膜,发育为成 虫。少数虫体经皮肤感染,经心脏、肺气 管、食道移行后,入胃至小肠发育为成虫。 致 病 一般轻度感染多无明显症状,严重者 可出现腹痛、腹泻、食欲不振、头痛、 乏力、贫血及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症 状。 本虫引起的腹痛症状较钩虫感染者稍 重。常与钩虫感染混合发生。症状和病变吸食宿主血液;局部发炎;消化功能降低;干扰宿主造血功能,加重贫。临床上可见高度营养不良,渐进性消瘦。贫血、可视黏膜苍白、下颔和下腹部水肿、腹泻和便秘交替,最后可因衰竭死亡。死亡多发在春季。 诊断查粪便中虫卵或剖检查虫体确诊。 粪检方法常用饱和盐水浮集法,亦可用培养法检查丝状蚴。 应注意与钩虫和粪类圆线虫的虫卵或丝 状蚴相区别。 治疗:左咪唑,牛、羊6-10mg/kg, 口服; 丙硫咪唑,10-15mg/kg,口服; 甲苯咪唑,10-15mg/kg,口服; 伊维菌素,0.2mg/kg, 口服或皮下 注射。 预防:至少春秋两次驱虫; 管粪灭卵等。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