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医生戒烟知识及策略1.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心血管医生戒烟知识及策略1.ppt

长期的尼古丁暴露会上调尼古丁受体 长期暴露于尼古丁,尼古丁会刺激?4?2 尼古丁受体活化和失敏感,随后则上调受体,导致?4?2 尼古丁受体数量增加。 Adapted from Picciotto et al. Nicotine Tob Res. 1999;1:S121-S125; Corringer et al. J Phys Paris. 2006;99:62-171. D D D D D D D D D D 脑腹侧被盖区 伏核 轴突 奖赏效应 D – 包含 nAChR 的β2 亚单位 - 尼古丁 - 多巴胺 多巴胺 尼古丁 尼古丁成瘾环 吸烟者一般来讲会增加吸烟量,以获得更大的愉快感并避免戒断症状和对烟草的渴求 Jarvis MJ. BMJ. 2004; 328:277-279. 2. Picciotto MR, et al. Nicotine and Tob Res. 1999: Suppl 2:S121-S125. 尼古丁与受体结合导致多巴胺释放增加 多巴胺带来平静愉快感 每支烟之间,多巴胺减少引起易怒和紧张等戒断症状 吸烟者为了恢复平静愉快感渴求尼古丁 ‘‘人们为什么吸烟 . . . 为了放松; 有味道; 消遣时间; 手上有些事情干. . . . 但,最重要的,人们不停地吸烟是因为他们戒烟以后会非常难受” Philip Morris, 1984 Philip Morris. Internal presentation. 1984, 20th March; Kenny et al. Pharmacol Biochem Behav. 2001;70:531-549. 戒断症状:躯体及情感的共同作用 坐立不安或性急 (4周) 食欲增加或体重增加 (10周) 戒断症状 焦虑 (可能随着戒烟加重或减轻) 烦躁或抑郁情绪 (4周) 易怒,受挫感或生气 (4周) 难集中注意力 (4周) 失眠/睡眠紊乱 (4周)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IV-TR. Washington, DC: APA; 2006: Available at . Accessed November 7, 2006. West RW, et al. Fast Facts: Smoking Cessation. 1st ed. Oxford, United Kingdom. Health Press Limited. 2004. 尼古丁成瘾: 慢性复发性成瘾性医学问题 Fiore MC, Bailey WC, Cohen SJ, et al.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Treating Tobacco Use and Dependence.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Public Health Service; June 2000. Available at: /tobacco/default.htm. Jarvis MJ. Why people smoke. BMJ. 2004;328:277-279. 做为一个成瘾性医学问题,尼古丁成瘾需要长期临床干预,戒烟是一个反复的长期过程 临床常见, 属于成瘾特性,不能完全靠个人毅力解决, 长期吸烟者凭个人努力戒断者仅 3%–5% 复 吸 戒 烟 治疗的手段常需联合药物、行为及社会环境支持等方法: 药物干预应使用指南推荐药物,并按照指南完成疗程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其他干预心理、社会、生理及环境等多种因素的介入使得戒烟是一个系统工程 干 预 戒烟—— 医生责无旁贷 约70%~90%的吸烟者每年与医生接触 50%~70%的吸烟者对戒烟感兴趣 约70%的戒烟成功者因医生的劝告实现 医生的行为被视为楷模和榜样 医生是协助人们戒烟的最佳人选 杨功焕等,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年2月第26卷第2期 2002年 0 20 10 30 40 90 50 60 70 80 吸烟易患冠心病 吸烟易患气管炎 吸烟易患肺癌 孕妇吸烟对胎儿有严重危害 吸烟有严重危害 1996年 被动吸烟有严重危害 比例(%) 2002年中国流行病学调查: 国人对吸烟与心血管病间的关系尤其缺乏认识 医生一份耕耘 一份收获 与对照组相比 3分钟以下咨询帮助,成效增加30%: 3~10 分的咨询, 增加60%: 10 分以上的帮助咨询,增加 130%, 4次以上的咨询,成功率也会加倍。 医生的力量 在中国: 190 万临床医生 每人每年帮助10个病人戒烟 如果有一个能戒烟成功

文档评论(0)

liuxiaoyu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