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的三放三收.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数学课堂教学的三放三收

数学课堂教学的“三放三收”吴亚萍 数学学科教学变革实践重建的第二步,就是把学校教学变革过程观的理论转化为数学教学过程展开的实践行为。这个转化过程需要经历以下两个转换:第一个转换,是把学校教学变革中一般的、共通的过程观,转换为数学学科教学过程展开的一般逻辑和流程;第二个转换,是把这个教学过程展开的一般逻辑和流程,转换为数学教学中不同课型的具体的教学过程设计。本文主要围绕第二个转换的实现,具体阐述数学课堂教学展开过程中的“三放三收”。 根据数学教学过程展开的内在逻辑和一般流程,一节完整的数学课可以由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围绕课堂教学任务展开的“基本研究”,第二部分则是在“基本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且与“基本研究”相关联的延伸性的“拓展研究”。数学教学过程的“三放三收”主要是针对“基本研究”部分而言的。所谓“放”,就是把数学问题“放下去”,使每个学生都可以进入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所谓“收”,就是把学生解决问题的不同状态和相关信息“收上来”。一次“放”和“收”的过程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环节。自然,较之以往教学中十分细碎的“小问题”而言,这里的问题是指“大问题”设计。一般来说,在一节数学课中设计三个左右的“大问题”比较适宜,这样教师在教学时间分配和教学处理上也显得比较从容和自如。而每一个“大问题”解决的教学过程,就是一次“放”和“收”的过程,因此也就构成了数学教学过程的三个“放”与“收”的教学环节,简称为“三放三收”。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新基础教育”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已然改变了过去传统数学教学中“复习—新授—练习—总结”的模式,所以“三放”绝对不是简单地把“新授内容”、“基本练习”和“变式练习”割裂式地“放下去”,而是把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贯穿于“基本研究”全过程,针对此过程不仅要有“三放三收”的思考,而且还要有“融数学练习于知识形成过程之中”的综合思维方式。 那么,“三放三收”的前提是什么?什么情况下需要“放下去”,“放”的目的又是什么?“放”了之后,学生“动”起来了教师怎么办?教师如何捕捉和解读学生的各种状态,需要把什么样的信息“收上来”?“放”与“收”之间又具有怎样的内在关联?我们将针对这些问题作出回答。 一、数学教学过程中“放”与“收”的前提 数学教学过程的“三放三收”,主要是围绕数学问题展开“放”和“收”的教学过程。因此,“大问题”设计是“三放三收”教学的前提条件。 数学问题的设计在一定意义上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方式。一般来说,“小问题”自然是不需要“放下去”的,没有“放下去”自然也就无所谓的“收上来”。因为“小问题”十分细碎而且比较简单,学生往往不需要太多思考,就可以轻易地给出正确答案。于是,课堂上就会出现教师不断地问,全体学生不停地“齐答”,师生一起“小步走慢慢走”的现象。由此可见,“小问题”设计必然导致封闭的教学,它反映了教师希望学生循序渐进地按规定路线行进的控制愿望。 相对而言,“大问题”更能激发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内驱力,更能激发学生形成深层次思考的意识与习惯。不仅如此,“大问题”设计还反映了教师对学生“具体个人”的多方面的关注。一是表现在对学生基础性状态的关注。教师对学生前在状态和发展需要的解读越是清晰,问题设计的“大”的程度对于学生来说就越是具有适切性。二是表现在对学生可能性状态的关注。教师对学生潜在状态和发展可能的估计越是到位,就越是能够发现和捕捉不同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中不同的思维状态。三是表现在对学生通过或发现、或选择、或重组的方式获取和形成知识的过程性状态的关注。教师对学生各种资源的利用价值的判断越是准确,就越是能够形成生生、师生的有效互动,促进学生认识的生成和思维水平的提升。 “大问题”因相对复杂而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需要学生检索已有知识和调用已有经验来解决问题,需要一定的思考时间和思考力度。因此,“大问题”设计给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一,要留给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第二,要相信学生具有解决问题的潜能,提供每个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机会。 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做到第一点要求并不难,难的是第二点要求在每个具体学生身上的落实。有的教师对大部分学生表现出“不放心”的状态,对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持怀疑的态度,常常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来解决问题,造成组长“替代”组员进行思考;有的教师对大部分学生表现出“不关心”的状态,对他们解决问题过程中的状态(特别是困难和错误)往往“视而不见”,常常选择个别学生的正确答案作为示范,造成个别学生的思维对全体学生的“替代”。无论是前者的状态还是后者的状态,反映的都是教学过程中“替代思维”的现象,带来的结果是教师很难找到教学的起点,难以根据学生的困难和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教学也因为学生基础性资源的缺乏而无法形成生生和师生的互动。也就是说,“大问题”设计未必能带来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