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地位和作用.docVIP

信息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地位和作用.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信息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地位和作用

信息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内容提要:信息化程度是衡量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农村地区的劣势已经开始扭转,交通、信息等方面开始与城市比肩,而在环境、人居诸多方面又具有先天的优势,使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了现实可行性。   关键词:信息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地位;作用   中图分类号:F06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6)05-0019-03      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农村地区的劣势已经开始扭转,交通、信息等方面开始与城市比肩,而在环境、人居诸多方面又具有先天的优势,使得“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了现实可行性。从广义上理解,如果破除长期以来建立在人们头脑中的“城市”与“农村”的观念障碍,“新农村建设”相对于“经营城市”,实际上是从“经营”人口稠密地区向“经营”人口相对稀疏地区的过渡,是??理成章的事。   当前,全社会日益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新农村建设”问题的最终解决,取决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取决于农业的现代化、农村的“消亡”和农民的转业,城乡一体化的实现。按照传统思路,农民的转业和农村的“消亡”需要城市的大规模发展和吸纳,而先进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过分城市化后,人口有从城市向人口稀疏地区自发“逃离”的趋势。这一趋势也为我国城市的扩张所证明。因此,“三农”问题中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根本解决需要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来实现,近年来农村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已经奠定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硬件基础,需要从方便人流、物流、财流、信息流四个方面考虑,所谓人流,就是打破传统的农村产业格局,多方面吸引类别最广的第三产业人才流动。所谓物流,就是在广大农村地区建立起方便快捷的大商品流通通道。所谓财流,就是在农村地区建立广泛的金融市场网络。所谓信息流,就是通过在广大农村地区的信息网络,使得农村地区实现与城市信息沟通的无差别化。在这一方面,通过最近几年有关部门的不断投入,在广大农村???区,已经普遍具备了农村信息化的硬件基础,所不足的是大量的“软件”投入。      1.农村信息化的硬件发展和信息流模式      1.1农村信息化的硬件发展   我们于2002年、2005年分别在庆阳进行了农村信息化调查,2002年的调查结果表明,当时在农村中已经初步建成电视、广播、电话、传呼设备为主,其他传统传媒为辅的单向或双向信息硬件网。农户依靠这一网络,可以即时接收到大量信息,但由于当时农户的电话普及率还只有12%,传呼机和手机的普及率更低,以互联网为特征的电脑网络则是空白,所以农户即时发送交流信息的能力受到限制,整个信息硬件设施的单向特征明显。在这样的信息网之中,信息流上情下达有余,下情上达不足。   2002年,在3个县调查了250户农户,被调查农户人均年收入?1678.55元。被调查的250户中有235户拥有电视,占94%;在拥有电视的农户中,还有99户安装了有线电视,占有电视农户的42.2%,农户每天平均收看电视时间为3.14小时。有30户农户安装电话,占被调查农户的12%。订阅报纸杂志的有41户农户,占被调查农户的16.4%。250户农户平均每户在信息方面的费用全年支出128元,其中有线电视平均年交费26元,报纸杂志年订阅费18元,电话费年支出??均每户84元。   2005年又在1市2县对400户农户信息化建设进行调查。这次调查中,被调查户家庭年人均纯收入达到了?2198.16元。394户家庭有电视,占98.3%,其中有262户为有线电视,占有电视户数的66.5%。有电视户平均每天看电视时间为3.81小时。订阅报刊的83户,占20.6%。197户家庭安装电话座机,占?49.4%。194户拥有手机,占48.4%,16户有电脑,其中可上网3户,占1.9%。400户年户均有线电视费76.71元,订阅报刊费37.79元,电话座机费255.12元,手机费461.69元,电脑上网费50.70元,信息消费支出合计882.01元。四年期间农户的信息消费支出绝对值增长了754元,扩大了6.2倍。   以上数据表明,现代化的信息网络天然就具有爆炸式扩张的趋势,这一趋势即使在农村也不例外。现在庆阳农村已经构成基于村村通有线电视、广播、电话和移动电话、电脑和互联网,以及传统传媒为主体的信息传播网络,随着农户收入的不断增加,信息化网络硬件建设还会进一步加快。   1.2农村的信息流模式   在2002年调查中,农户认为最实用的信息来源主要是从电视获得,其次是本地市场,再次是本地农技部门和当地干部。在调查中,回答最实用信息从电视获得的有131户,占52.6%,从本地市场获得的有48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