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需求结构变化与中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调整.docVIP

全球需求结构变化与中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调整.doc

此“经济”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全球需求结构变化与中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调整

全球需求结构变化与中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    摘 要:全球经济危机导致全球总需求发生了深刻变化,即总需求数量萎缩、总需求不平衡加剧、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矛盾突显,这使中国原来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难以继续维持。目前,中国需要适度控制加工贸易发展规模,不遗余力调整产业结构。    关键词:需求结构;经济危机;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F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35-0005-02       2007年以美国次贷危机肇始的世界经济危机并不是一次短暂的经济“波动”,而是意味着全球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常态”过程。2009年世界经济的所谓“复苏”只不过是持续衰弱过程中的一个小小的“回头浪”。目前,纷纷扰扰的欧洲、美国主权债务危机标志着世界经济危机进入了一个更加严重、更加本质化的阶段。如同1929年大危机、1971年世界经济危机缓慢而深刻地对其后的世界经济进行结构重塑一样,这次经济危机也必将启动一次对未来世界经济影响深远的调整。其中,全球需求结构的调整即将展开,这种调整将不可避免地冲击中国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一、全球需求结构的变化之一:全球总需求的萎缩是不可避免的    支撑经济危机前的全球总需求规模的基础是资产泡沫的膨胀。在世界各国民众的财富组合中,金融资产占据的比重非常高。由于松弛的货币纪律导致的流动性泛滥,金融资产的价格在危机前早已被严重高估。金融资产的价格是由边际上的交易来决定的,只要交易得以延续,资产的高价格就能得以维持。但是这些包括股票、期货合约、金融衍生品的金融资产并不代表真实财富,它们只是“软财富”,因为它们在变现时,变现价值严重依赖于买方需求,集中变现必然导致价值缩水。人们在进行消费决策时,依据的是资产组合的现值,并不考虑金融资产的变现折价,这使危机前的世界保持了旺盛的消费力,这种消费力一度甚至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但是,随着金融衍生品资产泡沫的破灭,信用卡透支未来的不可持续性突显,欧美各国的国内储蓄率一反持续下降的态势,仅仅美国国内的储蓄率从危机前的零水平迅速提高??7%―8%,5 000亿美元的世界最终产品需求就消失了[1]。从经济史的角度考察,1970年开始的全球经济危机,经历了1980年的持续阵痛,一直到1990年互联网技术等革命性科技进步出现以后,全球经济才恢复持续增长的动力,相应地,全球的需求结构在生产技术性改进基础上实现了质量优化。2009年底开始的全球经济复苏,只不过是各国政府大规模政策刺激措施作用的结果,缺乏革命性科技进步带动,无法形成全球性的新的投资、生产和消费的良性循环。目前,政府大规模政策刺激所依赖的经济手段已经穷尽,政策刺激的恶性后果却在以通货膨胀的形式显现。    二、全球需求结构的变化之二:全球总需求要实现再平衡是非常困难的    经济危机前全球总需求维持着脆弱的平衡,这种脆弱平衡的突出表现为以需求和供给构造的世界分工体系是分裂的、不对称的。一方面,一些发达经济体的制造业大规模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国内经济出现严重的产业空心化,以借贷促进消费、以消费推动繁荣,超前消费,债台高筑;另一方面,以亚洲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以廉价劳动力生产要素为基础发展制造业,但收入分配向非劳动力生产要素倾斜,致使国内消费不振,在市场上严重依赖发达国家,背上了贸易盈余带来的资本包袱,使自己的经济积累被发达国家的资本债务所累。经济危机证明了这种脆弱不平衡的不可持续性。因为,2009年的危机“复苏”并不是经济系统的自身恢复,全球总需求在短期内实现再平衡几乎是不可能的。首先,全球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严重脱节的现实无法改变。当代制造业中心逐步从发达国家转向新兴市场国家,但货币金融中心仍在发达国家。发达国家缺乏产业支撑的金融市场无法获得持续的、真实的资产回报。发展中国家金融体系比较脆弱,在对外交易中长期依赖储备货币进行计价、结算、借贷和投资,货币错配带来越来越严重的汇率和资产风险。其次,全球债务与债权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分布的失衡状况无法改变。截至2010年底,全球外汇储备总计约9万亿美元,中国独占3万亿美元。全球前10大储备经济体依次是中国、日本、俄罗斯、中国台湾、印度、韩国、瑞士、巴西、中国香港、新加坡,其中有8个是新兴经济体,只有两个是发达经济体。与此相对应,截至2010年底,全球外债余额总值为60万亿美元,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爱尔兰、日本和瑞士分别列全球外债排行榜的前10位。这一债务排行榜几乎囊括了所有经济发达国家,排名前10位的发达国经济体外债总和,已经超过了全球债务份额的80%,而美国外债余额已占全球外债余额的1/4。发展中国家成了发达国家的债主,这是人类历史上亘古未有的奇异现象[2]。经济结构的调整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