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天然药物化学第九章_萜类与挥发油
第九章 萜类和挥发油 萜类化合物(terpeniods)是概括所有异戊二烯的聚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总称。是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又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一类重要的天然化学成分。 一、萜的含义和分类 第一节 概 述 凡由异戊二烯衍生,分子式符合(C5H8)n通式的衍生物均称为萜类化合物。 萜类化合物的分类及分布 分 类 碳原子数 通式(C5H8)n 存在 半萜 5 n=1 植物叶 单萜 10 n=2 挥发油 倍半萜 15 n=3 挥发油 二萜 20 n=4 树脂、苦味质、植物醇 二倍半萜 25 n=5 海绵、植物病菌、昆虫代谢物 三萜 30 n=6 皂苷、树脂、植物乳汁 四萜 40 n=8 植物胡萝卜素 萜类化合物根据分子结构中异戊二烯单位的数目分类 萜类化合物常常根据分子结构中异戊二烯单位的数目进行分类,如单萜、倍半萜、二萜等,同时再根据各萜类分子结构中碳环的有无和数目的多少,进一步分为链萜、单环萜、双环萜等,例如链状二萜、单环二萜、双环二萜。 本章主要介绍单萜、倍半萜、二萜等萜类以及挥发油类化合物。 由2个异戊二烯单位构成,含10个碳原子,典型单萜烯的分子式为C10H16。可形成链状单萜、单环单萜、双环单萜等。 广泛分布于高等植物的腺体、油室和树脂道等分泌组织中,是挥发油中沸点较低的的主要成分。含氧单萜类具有芳香开窍、理气等生物活性,广泛用于医药、化妆品和食品工业。 一、单 萜 1、链状单萜 在柠檬油和香茅油中含量高,香茅油具有止腹痛和驱蚊作用。 柠檬醛( α-反式) 柠檬醛( β-顺式) 2、单环单萜 薄荷挥发油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具有镇痛、清凉和止痒的作用。 l-薄荷醇 menthol 3、双状单萜 l-龙脑(俗称冰片) 龙脑具有似胡椒又似薄荷的香气,可作为清凉剂。有升华性,有显著的抗缺氧功能。 3、双环单萜 樟脑:樟树的挥发油中分离和精制得到的,易升华,具有特殊的芳香气味。具有局部刺激作用和防腐作用。 樟 脑 绝大多数倍半萜类都符合经验的异戊二烯法则由3个异戊二烯单位构成,含15个碳原子。 倍半萜类化合物与单萜类化合物常共存于植物的挥发油中,是挥发油高沸程部分的主要组成部分。 倍半萜的含氧衍生物多有较强的香气和生理活性,是医药、食品、化妆品工业的重要原料。 二、倍半萜类 存在于金合欢油、橙花油、香茅中,为重要的高级香料原料。 1、链状倍半萜 金合欢醇 2、单环倍半萜 存在中药郁金的挥发油中,具有活血化瘀、疏肝解郁的作用。 3、双环倍半萜 莪术醇,存在中药莪术中,具有抗肿瘤作用。 4、倍半萜内酯 青蒿素从中药青蒿中分离得到的抗恶性疟疾的有效成分。 青蒿素 三、二 萜 (一)概 述 二萜类是由4个异戊二烯单位构成,含20个碳原子。 二萜类广泛分布于植物界,存在于植物分泌的树脂中,其含氧衍生物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广泛用于临床。 链状二萜类在自然界少见,常见的只有广泛存在于叶绿素的植物醇。 1、链状二萜 植物醇 2、环状二萜 主要存在于动物的肝脏中,特别是鲨鱼和鳕鱼的肝油中,是保持正常夜间视力的必需物质。 维生素A 存在中药穿心莲,具有抗炎活性,临床上用于治疗急性菌痢、胃肠炎、咽喉炎等。 2、环状二萜 穿心莲内酯 四、萜类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2.味:萜类化合物多具有苦味,又称苦味素。甜菊苷有甜味。 1.性状:单萜、倍半萜具有香气的油状液体,在常温下可以挥发。二萜多为结晶性固体。 3. 溶解性: 萜类:亲脂性强,易溶于脂溶性有机溶剂和醇类溶剂 。 含氧功能团的萜类和萜苷:水溶性增加,能溶于热水,易溶于甲醇、乙醇溶液,不溶于亲脂性的有机溶剂。 挥发油又称精油,是植物或中草药中具有芳香气味,在常温下能挥发的油状液体的总称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