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的时代 哈佛教授.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钱的时代 哈佛教授

錢的時代 哈佛教授:中國才是真的“市場經濟”核心提示:哈佛大學教授桑德爾去年來了一趟中國。這期間,他去了北京,杭州和上海,看到了醫院販賣門診號和春運倒票的黃牛黨,聽說了深圳“搞三六九等”的地鐵,還在大學跟年輕人聊了天。最終,桑德爾似乎理解了“錢”在中國的地位,他不由感歎,中國才真是“市場經濟”。     在英國聖保羅大教堂,近2000人跟桑德爾一起公開討論“錢不該買什麼”      桑德爾在哈佛大學教授熱門課程“公正課”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邁克爾·桑德爾去年夏天來了一趟中國。這個一直期待體驗胡同的老美逛了北京,去了杭州和上海,還在大學跟年輕人聊了天。不過這趟旅行裏他記得最清楚的,卻是醫院裏販賣門診號的黃牛黨。   “夜晚時分,票販子們自由自在地聚集在北京協和醫院門診大廳的一樓。價值14元人民幣的門診號被加價幾百塊,相當於一個中國農民一整個月的收入。在站着保安的樓道裏,吆喝着兜售專家號的男人打破了醫院的安靜,唐大夫,唐大夫,誰要唐大夫的號?風濕科的唐大夫 !”   幾乎每天都在中國醫院上演的這一幕,被這位偶然到訪的細心教授記了下來。桑德爾是哈佛大學最受歡迎的教授之一,他所授的“公正課”現場錄像在網絡上有過億次的點擊。如今,這個講“公正”的教授開始轉而研究“金錢”——越來越多的東西被明碼標價,那麼,錢到底可以買什麼?   翻開報紙看報道,“美國加州隻需82美元可以在坐牢時選擇安靜的牢房”;打開電視看新聞,“50萬美元的投資可以換一張美國綠卡”;就連出門堵車時都能得到“溫馨提醒”,“進入快速車道,隻要8美元”。他的朋友教育孩子,隻要在接受幫助後寫一張“謝謝你”的紙條,就可以獲得1美元“獎金”。   “我們生活的時代,似乎一切都可以拿來買賣。這種買賣邏輯不僅應用於商品上,而且正逐漸掌控着我們的生活。”桑德爾在他的新書裏寫道,“該是時候捫心自問,我們是否想要這樣的生活?”   在這本書的白色封麵上,一捆用紅色牛皮筋捆起來的美元鈔票站立在副標題“市場的倫理底線”旁邊,而中央則用大號字寫着讓這位教授困擾已久的難題——《錢不應該買什麼》。   有錢就可以不排隊嗎?   “在這個世界上,很多東西是錢買不到的,隻是時至今日,這樣的東西沒多少了。”桑德爾開門見山這樣寫道。   這位哲學教授發現,現在想要發掘“錢買不到什麼”的答案,越來越難了。過去15年裏,他一直在潛心收集資料,跟錢有關的新聞塞滿了一個厚厚的文件夾,裏麵五花八門地寫着,在當今時代,錢可以買到什麼。   答案豐富得驚人:隻要你肯出錢,你可以在南非射殺瀕臨滅絕的黑犀牛,也可以請別人做代孕媽媽,還可以讓孩子進入世界頂尖大學,即使不上課也能換取一個“榮譽學位”證書;企業可以購買碳排放的指標,換取汙染環境的權利,國家可以掏錢雇傭私有軍隊,替自己的公民去戰場上衝鋒陷陣……   在桑德爾讀高中時,這一切都還是不可想象的事情。那時候,他的同學如果因為獲得好成績而得到家長的金錢獎勵,還會成為大家私底下議論紛紛的負麵話題。而現在,美國許多學校宣布,如果學生成績提高,可以獲得相應的金錢獎勵。   看上去,在這個“錢的時代”,有錢似乎可以買到一切。在香港,多花一倍的價格就可以買到地鐵“頭等座”,那裏人少寬敞,“連播放廣告的聲音都柔和很多”;而在機場排隊等待安檢,隻要掏錢就能直接進入“快速通道”。在美國遊樂園門口也赫然貼着告示:“隻需149美元,就可以直接插隊排前麵,馬上享受每個項目的樂趣!”   這樣花錢買來的插隊服務打破了排隊的規則。以前排隊意味着“先到先得”,而如今它信奉的卻是“花多少錢,辦多少事”。為了避免由此引起排隊者的不滿,很多遊樂園還提供貼心的插隊服務——他們會讓插隊者從後門或者旁門進入,如果不得不從隊伍中間加塞兒,他們還會指派一位工作人員“保駕護航”,護送你去插隊。   “如果有錢的優勢隻體現在他們能夠購買遊艇、賽車或者去好地方度假,財富不平等倒也還不會顯得那麼紮眼。”桑德爾評論說,“但是,當金錢可以購買的東西越來越多——政治影響力、更好的醫療措施、安全的居家環境、更好的學校,這種財富分配不均就會顯得異常突出。”   這種感受,在他短暫的中國之行中特別突出。在這裏,花錢可以看病插隊幾乎是一件天經地義的事情。有的醫院直接開設了“特需窗口”,多掏200塊錢,病人就可以提前見到他們的“唐大夫”、“李大夫”或者是“王大夫”。   不願排着長隊通宵達旦等待掛號的病人可以從票販子手中買號。這些專業出售插隊權的小販在熙熙攘攘的掛號處分發自己手寫的名片,信誓旦旦地許諾,可以搞到任何一個大夫的門診號。   “想在中國看病?先富起來再說吧!”美國媒體評論這麼寫道。   從這些司空見慣的現象裏,這位偶然到訪的哲學教授看到了一個嚴肅的倫理命題:應不應該允許病人購買提前看病的權利,僅僅因為他們可以負擔起這筆錢?社會能

文档评论(0)

qwd513620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