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构建
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构建
【摘要】农村改革催生了中国土地流转一系列模式,也促进了农村土地流转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但是由于该法律制度在建构中过多地权衡“土地作为保障功能”这一命题,因此其与农村改革发展的实践仍然有差距。为此,需要进一步思考农村土地流转法律制度的建设。
【关键词】农村改革;土地流转;法律制度;构建
30多年前安徽小岗村土地承包的“壮举”,产生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构建了农村土地从“集体所有、集体经营”演变为了“集体所有、家庭经营”的新模式。农村土地经营制度发生的深刻变化,极大地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农村也需要现代化,农业经济也需要像城市一样实现产业的现代升级,这必然会催生农村土地经营制度的新变化。而这一变化如何在法律上予以确认,无疑给法律工作者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本文就试图从农村改革的视野出发对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构建做一些分析,以求教于方家。
一、农村改革进程中土地流转方式的新变化
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就其核心而言还是土地问题,因此伴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土地流转方式在探索中不断发展变化,形成一系列新模式。
(一)小岗村的改革模式
安徽上凤阳县小岗村是农村经济改革的“第一村”。1978年,小岗村的18位农民在一张毛纸上摁下“手印”,签下生死状,以“大包干”的名义,开始了分田单干,并由此催生了农村波澜壮阔的经济体制改革。但是时过多年盛名之下的小岗,“一年跨出温饱线,二十年没过富裕坎”。小岗人依然沿袭着传统的农业劳作方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1998年,小岗村人均收入为2500元/人,但从2000年开始,小岗村却连续五年出现“负增长”。2003年70%的家庭负债从1000元到2000元不等[1]。
在反思历史,寻求发展的过程中,小岗村在上级党委和政府的帮助下,开始农村经济发展新“三步走”的战略:第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从2001年起,小岗村引进了江苏省张家港市长江村200万元资金,形成100亩高科技葡萄示范园。另外,带动全村70%的农户种植葡萄园450亩。2003年,上海将新开发???国家专利产品,中国名优猪种――“大明贡猪”投入滁州凤阳,在此建立100万头风味猪生产基地,总猪场就设在小岗,占地13亩。第二步,加快设施建设,发展小岗旅游业。小岗村全面加强道路、通讯、供水、供电、广播电视等设施。为了搞好小岗村红色龙头景点建设,占地20亩、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的“大包干纪念馆”,于2004年11月破土动工,并于2005年6月竣工。第三步,跳出小岗求发展,着力办好工业园。现在占地两平方公里的小岗工业园已对外招商引资。以入股方式形成的投资3000万元的小岗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包括五个股东,小岗村以“小岗”品牌作为无形资产入股,占20%的股份[2]。同时2007年小岗村在办种猪繁殖场时,让农户以土地为要素入股,获得年终分红。这就使小岗村的土地从原有以家庭承包为主发展到集中使用和入股经营等形式。
(二)贵州顶云模式
贵州省关岭市布依苗族自治县顶云乡也是农村承包责任制改革先行者。早在1975年当地的石板井村陶家寨村就推行“定产到组,超产奖励”。但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以后,由于该乡也面临着一家一户的经营模式和传统农业劳作方式两大障碍。改革并没有为农民的脱贫致富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因此,大多数青壮年劳动力选择离开农村,外出打工人口占了全乡总人口近三分之一,致使乡里每年有2000亩以上耕地“搁荒”。因此,自2004年起,顶云乡偿试“打包经营”,探索增效空间。“打包经营”是指政府从分散农户手中集中土地,选择种植大户或技术能手统一种植。农户从承包经营者手中收取每亩500至600元土地租金,再到经营者的地里“打工”挣工资。到2007年,在全乡推行“打包经营”。乡政府通过扶贫资金等渠道筹资100万元,对在全乡规划连片范围内规模种植的农户,政府每亩补助500元种子或农资。同时协调解决水、电、路使用及种植技术培训等问题。为确保出让土地经营权的农户利益,顶云乡规定,租地规模在2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除向农户支付土地租金外,还须带动本乡农户参与种植和管理,同时向农户支付工钱、传授技术。这一政策吸引邻近县、乡和外出打工的40多名种植能手前来承包土地。全乡以西红柿为主的蔬菜产业种植现达到5400多亩。[3]
(三)沿海发达地区的改革模式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一些沿海发达地区的农村,挟着思想解放的理念,走向了一条农地流转服务工业,农村向城市转型的道路。
1992年,在广东南海的一些村庄作出了与“包产到户”截然相反的选出择。几个村庄的土地被集中统一起来统一作价入股,统一规划经营,兴办各类企业。土地的收益按照51:49在集体和农民之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公务员管理有关业务流程图.pdf VIP
- GB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97年版.pdf VIP
- 《建筑结构平法识图》课程标准.doc VIP
- 《税法》课程思政说课.pdf VIP
- 2025款比亚迪秦PLUS DM-i智驾版_用户手册驾驶指南车主车辆说明书电子版.pdf VIP
- 易飞ERP操作手册.pdf VIP
-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五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 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等保2.0)3级建设内容设计方案 .pdf VIP
- 不动产登记代理人《不动产权利理论与方法》题库(含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