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是一种才能温家宝地质笔记读后感.docVIP

认真是一种才能温家宝地质笔记读后感.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认真是一种才能温家宝地质笔记读后感

认真是一种能力 ——读《温家宝地质笔记》 (文 田有国) 最早关注温家宝总理是2003年的记者招待会,是因为关注记者招待会而关注温家宝总理。那时,从1998年朱镕基总理开始形成了惯例,每年的总理记者招待都是社会的焦点。在当时的记者招待会上,对温家宝总理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我是一个很普通的人,大家普遍认为我是一个温和的人。但同时,我又是一个有信念、有主见、敢负责的人”。和前任总理朱镕基相比,温家宝没有特别引人注意的外貌和言行,没有宏大的背景铺垫,他的出现很陌生,似乎还笼罩在朱镕基的光环下,没有什么值得期待。然而很普通的人往往是给人意外的惊喜。上任伊始,爆发了非典疫情,温家宝带领中央政府积极应对,并以此为契机,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落地。而后,任期内废除了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免除了农业税,实施农村养老保险、免费师范生,开通校车、免费营养餐,颁布物权法,开放网络空间,与公共知识分子良性互动等。这些都是推动中国进步的坚实步伐,让每一个中国人都受益,尤其是中国的农民。温总理的所作所为让我感受到,温家宝是位平民总理、实干总理,是一位有独立思想的总理。是我非常尊敬和喜欢的领导人。 爱屋及乌,由人到书,我也是十分喜欢。相比《温家宝谈教育》,《温家宝地质笔记》是真正意义上温家宝第一本公开出版的书。该书收录温家宝1968年至1985年在地质系统工作期间的工作、学习笔记。全书约52万字,作者的回忆性文字约占三分之一,地质专业性文字约占三分之一,笔记影印件约占三分之一。在这本书中,那些直观呈现视觉冲击的笔记影印件,如同漫漫长路的一个个交通标识,引导着普通读者们进入作者激情燃烧的青春时代,深入作者的内心世界。无论页数还是字数,重量或是内容,这本书都沉甸甸的,是温家宝用双脚走出来的。深入阅读后,被温家宝总理的认真、勤奋、真诚、大爱所感动,觉得很有必要写出自己的读书心得,这更多是对温家宝10年总理的致敬。 认真是一种能力 认真是一种能力,是注意力的高度集中,是逻辑的演绎,是对人和事的强烈责任感。能力是需要长期培养,需要以巨大的恒心和毅力,不断练习和修正。有了认真的能力,任何时候做任何事情都能够把自己的水平发挥到最好。 翻开温家宝的地质笔记,手迹影印件632幅,所见字迹始终工整隽秀,图文并茂,所见图幅线条清晰,绘制的地质剖面图和素描图精细美观,一笔一画之间,无言地透出写字人的某种精神力量,给人一种震撼的情绪。温家宝总是一丝不苟地精细观察,详细记录。这些地质记录和图件是在野外现场一笔一画记录和绘制,晚上在帐篷里的烛光下着墨完成的。这些笔记真实地反映了温家宝专注执著和认真的工作态度和科学精神,也体现了他精湛的地质科学基本功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人们都知道,野外地质调查是“良心活”,地质观测可粗可细,地质记录可略可详,想偷懒是有机会的。但温家宝在野外考察中,从未定过一个“遥测点”,他宁肯多爬一两个小时的山,也要到实地进行观测。他说:“因为我的良知不允许我那样去做,我绝不能偷懒,否则我将痛苦不可释。”1971年,他在甘肃北山进行地质调查期间,为了获得侏罗纪煤层资料,冒着生命危险,独自一人手抓辘轳绳下到80米深的矿井,做了一幅含煤地层素描图。 学识决定视野 知识就是力量,学识决定人的视野和胸襟气度,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映射着前进的路径选择。人除了专业知识外,更需要的是常识,常识让我们回归正常。 温家宝爱读书,在本书中,作者专门忆及了自已学习的经历并附以相关的笔记、日记。人们从中可以细细体会“立身以立学为先”的道理。出身教师世家的温家宝,读书对他来说已不仅是习惯,而是自觉。在北师大学地理的父亲,对启蒙这个青年的地质梦想,起到了关键作用。1960年当温家宝迈入北京地质学院校门时,随身带的就是父亲过去读的《中国地质学》。那是李四光1939年写的书,父亲在书上已经写得密密麻麻,他就接着在上面写。 这位地质青年闲暇时最爱的阅读是历史和文学作品。在大学里,他阅读了大量政治、历史和哲学书和中外名人名著。1968年,温家宝远赴甘肃工作时,随身带的四件行李中,有两件是装满书籍的小木箱。1969年到1974年,当他在祁连山进行野外工作时,这些书籍给这个孤独青年带去了莫大的精神抚慰。荒郊野岭的漆黑夜晚,人是无比孤独寂寞的。温家宝此时总是喜欢利用宁静的山区夜晚时光来读书和思考。手头上的书不够,就反复读几遍。鲁迅的《呐喊》已经读三、四遍了。有时为增进记忆,就抄书。为此他买了很多书,有《中国通史简编》、《史记》、《汉书》、《资治通鉴》、《刘禹锡诗文选注》等。每次跑到野外考察,他都要带上几本。在地质队,温家宝给自己定了一个学习计划,每个冬天自学一门学科,读最新的地质科技文献。还带着英语课本上山,对照课本的口型学发音、背单词。 近代以来,中国最大的任务是现代化,而在推进现代化进

文档评论(0)

mliaojfangw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