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加强新农利环境保护法制建设思考
加强新农利环境保护法制建设思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在于优良的环境和丰富的资源,可以说,农村环境保护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然而,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环境问题十分严峻,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兼有,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环境和能源问题复合,各种新旧污染相互交织,工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造成农村环境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农村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不完善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加强新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相对滞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环境立法进展显著。截至目前,我国制定了18部资源节约和保护方面的法律;出台与环境和资源保护相关的行政法规50余件,军队环境保护法规和规章10余件,地方法规、部门规章和政府规章660余项,国家标准800多项,司法解释1件。可以说,我国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已基本形成。然而,由于现代环境问题发端于现代工业,并集中在城市,加之我国长期实行城乡二元结构,因此,我国目前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带有明显的城市中心主义特征,在环境污染治理与生态保护方面没有充分反映农村的诉求,明显滞后于新农村建设对环境保护的法律需求。其一,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部专门的农村环境保护的综合性法律,有关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规范分散于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其他规范性文件中,由于政出多门、相互冲突现象较为严重。其二,现行的环境保护法律规范大多是针对城市而制定的,涉及农村的环境保护法律规范不仅相对较少,而且原则性、号召性的规范居多,没有体现出农村环境保护的特点,在农村的适用性和操作性不强。其三,农村中一些重要的环境领域,如土壤污染、城市污染转移、生态补偿等方面还存在着法律空白。
(二)农??环境保护执法体制不顺,部门和地方保护主义严重
目前,我国环境保护实行的是统管与分类相结合的多部门、分层次的执法体制,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和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辖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的监督和管理,其他有关部门分别在各自业务范围内对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实施监督和管理。从形式上看,现行的环境保护执法体制既能发挥中央统一领导、宏观调控的作用,又有利于调动地方各级政府的积极性,实行有效的微观监督管理。然而在实际运作中,这种执法体制在农村环境保护中不仅没有发挥出应有的积极作用,相反还带来了许多消极后果。其一,农村环境保护执法机构众多,职责权限不清,部门利益保护主义严重。目前,我国农村和农业环境保护的行政管理职能主要由环境保护部门和农业部门分别行使。除环境保护部门和农业部门外,涉农环境保护事项的施行还涉及建设、规划、财政、水利、国土、林业、能源、经贸、科技、卫生等其他行政主管部门。由于农村环境保护执法涉及多个部门,各执法部门的职责权限又不甚明确,因此,在具体执法时,各执法部门之间缺乏配合和协作,往往从本部门利益出发,有利的争着管,无利的则相互推诿、扯皮,甚至是“我不管也不让你管”。其二,地方环境保护部门缺乏应有的独立性,难以摆脱地方政府的干扰。目前,我国地方环境保护部门实行的是双重领导体制。在这种体制下,地方环境保护部门的人权、财权、物权均掌握在地方政府手中。因此,地方环境保护部门实际受当地政府的领导,上下级环境保护部门之间只是业务上的指导关系。实践中,一些地方政府对环境、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缺乏正确认识,重经济发展而轻环境保护,认为GDP增长才是硬指标,而环境保护只不过是软指标。当环境保护与地方经济利益发生冲突时,地方政府往往以牺牲公共环境为代价来发展本地经济。面对这种地方保护主义,地方环境保护部门往往不敢理直气壮地执法,甚至只能服从于地方的所谓大局。
(三)农村环境司法保护长期缺位
根据现行法律的规定,我国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对原告资格有严格限制。在民事诉讼中,原告必须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也就是说,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只有因自己的民事权益受到侵犯或与他人发生争议,才能以原告的资格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在行政诉讼法中,原告是与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它组织,这也就意味着,只有具体行政行为对相对人的权利义务产生实际影响,相对人才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由于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行为一般并不直接损害私人的利益,它侵害或危及到的往往是社会公共利益,而我国法律对原告资格的这种严格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