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德国人才犯错误.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只有德国人才犯错误

只有德国人才犯错误   当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的消息传遍全球时,德国国家发展银行却依然向即将冻结的雷曼账户转入了3.5亿欧元。而所有的高管都认为自己严格遵守了系统的流程,那么这3.5亿欧元是如何平白无故地被系统吞噬了呢?   现在电视和报纸里,说到金融危机,用得最多的词就是金融高管的贪婪和金融体系的系统风险。为此各国领袖频频开会要解决这两个罪魁祸首。人的贪婪,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但一说到系统风险,就有些人就开始蒙了。   下面这个去年发生在德国一家银行的真实故事。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典型的系统风险案例。   2008年9月15日上午10点,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消息转瞬间传遍地球的各个角落。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在如此明朗的情况下,德国国家发展银行10点10分,居然还按原来同雷曼银行签的外汇掉期协议,通过计算机自动付款??统,向雷曼兄弟公司即将冻结的银行账户转入了3.5亿欧元。毫无疑问,这3.5亿欧元将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最愚蠢银行的无罪辩护      转账风波曝光后,德国社会舆论哗然。有报纸在9月18日头版的标题中,指责德国国家发展银行是迄今“德国最愚蠢的银行”。   调查人员先后询问了该银行涉及这笔交易流程中的数十名相关人员。几天后,向国会和财政部递交了一份调查报告。报告并不复杂,只是记载了被询问的人员在这十分钟内忙了些什么?   首席执行官乌尔里奇施罗德:我知道今天要按照协议约定转账,至于是否撤销这笔巨额交易,应该由董事会讨论决定。   董事长保卢斯:我们还没有得到风险评估报告,无法及时做出正确的决策。   董事会秘书史里芬:我打电话给国际业务部催要风险评估报告,可那里总是占线,我想还是隔一会儿再打吧。   国际业务部经理克鲁克:星期五晚上准备带上全家人去听音乐会,我得提前打电话预订门票。   国际业务部副经理伊梅尔曼:忙于其他事情,没有时间去关心雷曼兄弟公司的消息。   负责处理与雷曼兄弟公司业务的高级经理希特霍芬:我让文员上网浏览新闻,一旦有雷曼兄弟公司的消息就立即报告,现在我要去休息室喝杯咖啡了。   文员施特鲁克:10点03分,我在网上看到了雷曼兄弟公司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的新闻,马上就跑到希特霍芬的办公室,可是他不在,我就写了张便条放在办公桌上,他回来后会看到的。   结算部经理德尔布吕克:今天是协议规定的交易日子,我没有接到停止交易的指令,那就按照原计划转账吧。   结算部自动付款系统操作员曼斯坦因:德尔布吕克让我执行转账操作,我什么也没问就做了。   信贷部经理莫德尔:我在走廊里碰到了施特鲁克,他告诉我雷曼兄弟公司的破产消息,但是我相信希特霍芬和其他职员的专业素养,一定不会犯低级错误,因此也没必要提醒他们。   公关部经理贝克:雷曼兄弟公司破产是板上钉钉的事,我想跟乌尔里奇施罗德谈谈这件事,但上午要会见几个克罗地亚客人,等下午再找他也不迟,反正不差这几个小时。   事情发生后,德国经济评论家哈恩评论说,在这家银行,上到董事长,下到操作员,没有一个人是愚蠢的。可悲的是,几乎在同一时间,每个人都开了点小差,加在一起就创造出了“德国最愚蠢的银行”。实际上,只要当中有一个人认真负责一点,那么这场悲剧就不会发生。演绎一场悲剧,短短十分钟就已足够。      3.5亿欧元的消逝轨迹      每个人看到该故事都会生出一种奇怪的感觉。连普通老百姓都知道,当一个公司破产了,所有与它有生意往来的人都应该立即停止同它打交易,因为公司一旦破产,它在法律上就不再履行正常商业责任。   可是在雷曼兄弟宣布破产后,这个银行还按事先的约定跟它做了这笔外汇掉期交易。为什么?因为在这个银行的付款流程中没有一个控制点,能在生意伙伴破产的第一时间,发出一个指令让这笔荒唐的付款自动停止。这就是系统风险。   各国银行之间的外汇掉期业务,是每天的经常性业务。如果再有别的银行倒闭,从德国发展银行的付款流程控制系统来看,它也是无法及时停止支付的,因为,控制这个流程的当事人所犯的“错误”都是人的正常工作态度和节奏。老虎还有打盹的时候呢。谁能总是保证第一时间知道消息?电脑倒是不睡觉,但电脑是不能代替人对这样突发事件进行判断的。   所谓外汇掉期业务,听起来玄乎,其实简单。比如,美国银行的客户要用马克买德国的机器,德国银行的客户要用美元买美国的飞机:德国的银行有马克,美国的银行有美元,因此双方要为各自的客户在某一个时间点互相兑换。   据悉当天德国发展银行要做的外汇掉期业务一共是147笔,也就是说这3.5亿马克只是147笔中的一笔。这147笔的掉期业务都是事先双方约定好的,进入计算机转账程序的。因此,只要没有特殊情况,一线操作人员都会按事先约定的时间,按下转账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