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文化“活化石”在闪烁.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名文化“活化石”在闪烁

地名文化“活化石”在闪烁   地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地名文化源远流长,它即是不同历史时期人类征服大自然、改造大自然的反映,又是社会的变迁,民族融合的写照。地名之所以属于文化是因为它蕴藏着丰富的风土民情和古今史证,有着丰富的历史、地理、语言、经济、民族、社会等科学内涵,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人类历史的“活化石”。   地名是一个地方,一个民族最典型的自然和人文特征的反映。对地名的保护和发掘对一个地区的文化旅游建设是何等的重要。第九届联合国地名标准化大全,即二十四次联合国地名专家组会议确定,地名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使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来加以保护和继承。   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一个地区都发掘自己的文化发展潜力。作为祖国大西北开发建设的热土――柴达木,其原始地名的保护与发掘整理,能使更多的人了解其由来,显得那么的重要和迫在眉睫。作为柴达木人,我们自己不仅要了解柴达木深厚的历史文化遗产,而且还要对一些逐渐消失的地名加以保护。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       一、德令哈:金色的世界       德令哈系蒙古语,全称 “阿里腾德令哈”,是“金色的世界”之意。很早以前指的是现在的柯鲁柯镇德令哈村一带,现在包括乌兰干沟村以东至德令哈农场、巴音河岸边。关于这个地名的来历,在当地蒙古族中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    很早以前固始汗率兵从新疆乌鲁木齐一带迁移至青藏高原定居,建立统一的青藏高原执政主体――和硕特王国。当时固始汗给自己的八台吉划分青海湖周围广阔的草原为封地。那时可汗的八台吉对于自己所拥有的草场情况一点也不清楚,纷纷派人察看自己所分到的草场地形地貌。派到德令哈一带的人员看到这片金色的戈壁滩,被这里的景色迷住了。于是回去就给部落头人汇报:我们所去的那个地方,水草茂盛,恰逢金色八月,那里的景色十分迷人,气候宜人,两边环绕着群山,中间是一片空旷草场,满地金黄色的芨芨草,地势平坦,周围有美丽的湖泊和茂盛的芦苇草,看样子,那里一般情况下不会遭到大的自然灾害,是个非常适合居住的地方。部落头人听了使者的汇报后,非常兴奋,喜出望外,倍加思索后就说:“苍生天给我们部落赏赐了这片宝地,那就把这个地方叫做‘阿里腾德令哈’吧,我们的王爷府就建在那儿”。从此这个地名就诞生了,定名为“阿里腾德令哈”,并且一直延续到解放初期。后来人们为了简便,简称“德令哈”,把“阿里腾”这个形容词给省略掉了。蒙古语至今仍然称之为“阿里腾德令哈”。   为了更好地诠释“德令哈”这个地名的由来,有必要说明当时定居在这里的部落背景。   公元1725年清朝政府在青海蒙古族和硕特部中划界编旗时,将厄鲁特蒙古和硕特部首领固始汗第八个儿子桑噶尔加编为左翼右旗,即可鲁沟贝子(清朝和民国时期的汉文文史资料中的规范写法是:“可鲁沟旗”,故以下就沿用这个写法)旗。据有关史书记载,此时该旗的疆域为北至伊克柴达木,南至库鲁克,西至鄂果图尔(今乌呼图勒),东至哈拉诺尔(今哈拉湖)一带。后因人口增加和牲畜发展,其疆域不断扩大。到公元1929年,甘青两省分设时,可鲁沟旗的疆域一直往东、西、北不同的方向不断扩展,西至安南柏儿山(今阿尔金山),东至陶赖河,北至安西、嘉峪关,东南与柯可贝子旗,西南与宗加旗,西北与台吉乃扎萨克旗为界,是青海蒙古和硕特21个旗中疆域面积最辽阔的旗。当今的行政界限来说,原可鲁沟旗疆域包括现在的冷湖行委、大柴旦行委、德令哈市及甘肃的肃北县。   公元1941年,可鲁沟旗辖属的9个陶海(等于现在的乡一级)都遭受哈萨克民族的抢劫掠夺,蒙哈两个民族纠纷严重,协力王阿格亚被抓捕,旗王苏南木旺吉勒向东逃难,从此可鲁沟旗王爷无力对本旗蒙古人进行管理和疆域控制。劫后余生的旗民逼迫四处逃散,各自寻找避难之处,可鲁沟旗处于解体状态。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原属可鲁沟旗所辖的马海,柴达木(今柴旦)、戈壁、怀头他拉和郭里木德(今尕海)5个陶海牧地基础上成立了德令哈县,隶属青海省管辖。色尔腾(今花海子)、夏尔郭勒金、马场和扎萨克、乌呼图勒、马鬃山蒙古人,在一个叫“鱼儿红”的地方成立了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隶属甘肃省管辖。原可鲁沟旗的疆域一分为二,甘肃、青海两省各占一半。    原可鲁沟旗王爷府所在地,也就是现在的德令哈村。在这里,当时还建立了该旗9个陶海全民信奉的最大的黄教寺院――阿里腾德令哈寺。这里就成了整个可鲁沟旗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中心。当时那里建造的建筑有可鲁沟旗王爷府两层小楼及部分行房和相房,高高的围墙以及该旗最大的阿里腾德令哈寺院。据老人们回忆所述,这里的建筑群在1941年后的蒙哈两个民族纠纷中被损坏,但主要建筑物完整地保留到文化大革命初期。后来在文化大革命运动中完全被破坏,再后来,除了残留的部分院墙外什么也没有。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