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椎旁腰神经丛阻滞术操作方法 患者取侧卧位,患侧在上,令其双髓膝屈曲。穿刺点选在腰椎棘突中线旁开2~5cm处,穿刺点距离腰椎棘突中线的具体距离要根据病情的需要而确定,例如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常需要在腰4-5椎旁进行穿刺,此时如选择椎旁2 cm为穿刺点,则穿刺针近乎于皮肤垂直进针,不易损伤在椎间孔进出的神经和血管。这种小角度的穿刺进针方法目前被应用较多。 * 椎旁腰神经丛阻滞术操作方法 穿刺点距离腰椎棘突中线的具体距离越大,穿刺针与皮肤的角度也越大,这是传统的椎旁腰神经丛阻滞术的进针方法,针尖容易进入椎间孔,阻滞的效果较好,但容易损伤在椎间孔进出的神经和血管,甚至注射的药液通过椎间孔可进入椎管内。在选择穿刺点时要充分考虑以上因素。 * 椎旁腰神经丛阻滞术操作方法 穿刺点的头尾侧定位,例如L4-5椎间盘突出时,先找到L4-5棘突间隙,画出标记,然后找出上一个棘突间隙,在两棘突间隙连线的上中1/3交界处,向患侧(即腰及下肢疼痛侧)旁开2~2.5 cm,即为穿刺点。旁开的距离可有个体差异,笔者测定并经X线验证,男性平均为2 . 22cm,女性平均为2 . 07cm。需要指出的是,每个患者的身高、体重、体型各不相同,因而穿刺点定位有所差异,需要不断积累临床经验。 * 椎旁腰神经丛阻滞术操作方法 皮肤常规消毒后,穿刺点旁开2~2.5 cm时,8~l0cm长20~22号穿刺针,通常在穿刺点略向内斜(即向棘突方向)10~15度进针,进针约4 cm时触及关节突(男性平均为4.32 cm,女性平均为3.71 cm),退针至皮下,将针向外斜10~15°角,垂直进针约5~6 cm,针尖可触及椎体后缘(男性平均为5.82 cm,女性平均为5.60 cm),将针后退,针尖斜面转向内侧,正对椎间孔,回吸无血液或脑脊液,可注入试验量局麻药,如无药液注入蛛网膜下腔征象可注入消炎镇药液,或注入选影剂观察针尖所处位置进行其它治疗。 * * * 斜入法穿刺 在棘突旁开3~5厘米处进针,穿刺针向内斜,虽然同样可阻滞神经根。但刺中神经根、动脉、静脉的机会明显增加,初学者不宜采用。 进针的角度向内侧倾斜较大时,针尖容易进入椎间孔甚至刺入蛛网膜下腔,应预注意。使用这种椎旁斜入法穿刺的医生己逐渐减少。 * 斜入路法 直入路法 * * 并发症 在椎间孔处垂直穿剌法的并发症很少,远远低于棘突间硬膜外腔穿刺和过去使用的斜入法椎间孔穿刺。由椎间关节的阻挡作用,穿刺针不会触及神经根、血管,也不会误入蛛网膜下腔。 * 并发症 初学者因不熟练,针尖过度上斜或下斜可刺到上或下一神经根,或刺中出入椎间孔的动、静脉,发生药物误入血管的并发症。在应用胶原酶或神经破坏性药物时要特别注意。 乙醇误注入腰动脉会引起截瘫。 针尖刺入包绕神经根的硬膜下层间隙注射,可因胶原酶或神经破坏性药物进入蛛网膜下腔,引起严重的神经损伤。 * 椎间关节入路穿刺 * * * * * * * * 谢 谢 * Neck femur ischial tuberosity 腰椎旁神经阻滞术 * 解剖与生理 1 与腰腿痛相关的解剖学基础 经腰椎间孔发出的脊神经根分为4支; 1-1 脊神经根前支 L1前支感觉纤维为主组成的髂腹下和髂腹股沟神经,布于下腹和腹股沟区皮肤; L2-4前支后股组成股神经,支配耻骨肌、缝匠肌、股四头肌和髋关节前侧,皮支布于股前区; L2-4前支前股组成闭孔神经,支配股内收肌群、闭孔外肌和髋关节后侧,皮支布于股内侧; * L4前支一部分和L5前支组成腰骶干,与 S1-3前支组成的骶丛构成坐骨神经,布于大腿后侧,向下分出的胫神经和腓总神经布于小腿和足背部。 1-2 与脊神经相连的交感神经交通支 腰交感神经节2-6个不等,并上下相连,位于相应临近间盘处的椎体前外侧部。 所发出的纤维常与相邻椎间盘融合、同时与上下相邻神经节相连; 解剖与生理 * 最近认为,L4-5间盘脱出累及脊神经根可引起下腹部内脏牵涉性疼痛。 1-3 脊膜支 脊膜支(Ramus meningeus),或称返神经或脊膜神经,该神经仅含脊神经的体躯感觉神经. 出椎间孔的脊神经在分前后支之前分出,再经椎间孔返回椎管内; 各脊膜支在椎管内上下吻合,分布于脊膜、椎管内韧带等组织; 解剖与生理 * 有学者认为,间盘脱出累及脊膜支可能引起单纯腰痛。 1-4 后支(又分下述3支) 后内侧支,支配椎间关节、骶骨背面等组织; 后外侧支,支配臀神经等椎关节以外组织; 窦椎神经(Sinuvertebral Never, SVN)支,或称Luschka神经,由脊神经和交感神经纤维复合形成。下面将近年SVN与腰腿痛相关的研究进展简单介绍如下。 解剖与生理 * * 1-5 窦椎神经(SVN )与腰腿痛关系进展 脊神经与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肾穿刺血透置管动静脉造瘘的护理课件.pptx
- 肾内科急重症处理课件.pptx
- 肾上腺查房课件.ppt
- 肾上腺疾病影像诊断总结课件.ppt
-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Adrenocorticosteroids课件.ppt
- 肾上腺危象课件.pptx
- 肾上腺肿瘤患者护理课件.pptx
- 肾脏疾病概述课件.ppt
- 渗透性脱髓鞘综合症课件.ppt
- 食道CA病案讨论课件.pptx
- 九年级英语上册Unit 5 Action Grammar课件(共19张PPT).pptx
-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2025届高三年级下册学期4月月考政治试卷(含答案).pdf
- 单位各级部门红头文件任命书模板(标准版模板).doc
-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含解析)人教版(2025)数学七年级下册.pdf
- 高原湿地——三江源平原(含解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pdf
-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含解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pdf
- 第29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同步训练(含答案) 统编版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df
- 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单元达标(含答案) 统编版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df
- 服务业的区位选择(含解析)鲁教版(2025)地理高一年级下册学期必修二.pdf
- 负数高频易错押题卷(含解析)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