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面临三大世界难题: 脆弱的生态、高寒缺氧环境 、多年冻土的地质构造 青藏铁路——神奇的“天路” 青藏铁路总投资逾三百三十亿元人民币;全长1956公里;全线路共完成路基土石方七千八百五十三万立方米,桥梁六百七十五座、近十六万延长米;涵洞二千零五十座、三万七千六百六十二横延米;隧道七座、九千零七十四延长米。 * 历经长达五年的艰苦奋战,十万筑路大军在“世界第三极”青藏高原挑战生命极限,挥洒万丈豪情,攻克多年冻土,保护生态环境,创造出一个个雪域奇迹,写下中国乃至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精彩一笔:青藏铁路建设者凭借超人的吃苦精神、坚强毅力和现代科技打造出九大“世界之最”。 工人们在安多铺架基地工作(2005年6月8日摄)。海拔4704米的安多铺架基地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铺架基地。 九大世界之最 世界海拔最高的铺架基地 * 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铁路 青藏铁路穿越海拔4000米以上地段达960公里,最高点在唐古拉山,海拔为5072米,被誉为“离天最近的铁路”。 *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火车站——唐古拉车站 青藏铁路唐古拉车站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海拔5068米。 * “世界第一高隧”——风火山隧道 风火山隧道轨面海拔标高4905米,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永久性冻土隧道。 * 世界上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昆仑山隧道 * 清水河特大桥飞架于昆仑雪山下,海拔4600多米、全长11.7公里,是最长的“以桥代路”工程,号称青藏铁路第一长桥。 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桥——清水河特大桥 * 青藏铁路穿越的昆仑山冻土地段 青藏铁路是世界上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铁路穿越多年连续冻土里程达550公里。 世界上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 * 列车在冻土地段行驶时速达到100公里,这是目前火车在世界高原冻土铁路上的最高时速。 冻土时速最高的铁路 * 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穿越戈壁荒漠、沼泽湿地和雪山草原,全线总里程达1142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高原铁路。 世界上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格拉段 * 青藏铁路离错那湖最近处只有几十米 拉萨河铁路桥 拉萨河铁路桥 * 环保投入最多的铁路建设项目 为了保护高原湛蓝的天空、清澈的湖水、珍稀的野生动物,青藏铁路仅环保投入就达20多亿元,占工程总投资的8%,是目前我国政府环保投入最多的铁路建设项目; 在全国工程建设中首次引进环保监理,首次与地方环保部门签订环境保护责任书;首次为野生动物开辟迁徙通道,位于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清水河特大桥,就是青藏铁路专门为藏羚羊等野生动物迁徙而建设的。 青藏铁路——绿色“天路” 青藏铁路格拉段穿越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100.02公里,穿越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328.06公里,从色林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边缘经过。 * 沿线环保 固沙栅格 青藏铁路环保重点: 三江源(指长江、黄河、澜沧江)、错那湖; 植被、野生动物、湿地和自然保护区 * 采取各种措施保护“亚洲水塔”不受污染 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上分布着由冰川形成的众多天然固体水库,成为长江、黄河、澜沧江等数十条江河的主要补给水源,也是维系整个江河流域水资源平衡的调节器,对亚洲乃至世界的水量平衡以及气候变化起着巨大的调控作用,因此,人们形象地称之为“亚洲水塔”。 长江源头第一铁路桥——长江源特大桥 * 青藏铁路长江源头第一特大桥从沱沱河段清澈的河流上跨过。 在长江源特大桥施工中,建设单位将施工中产生的泥浆进行严格的二次沉淀处理,严禁将泥浆直接排入河中;沉淀池析出的水用于路基施工和便道洒水。 * 距离青藏铁路最近的湖泊——错那湖,是青藏铁路环保重点控制区。 错那湖是怒江的发源地之一,也是青藏铁路环保重点控制区。 在错那湖边看到,建设者用沙袋垒起的“环保长城”将施工现场与湖水隔离。建设单位还制定了“苛刻”的规定:任何单位和人员不准向湖水排放污水和垃圾,违反者立即下岗。 一列火车驶过藏北错那湖边(2006年7月20日摄) 一辆机车从错那湖畔驶过 * 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世界屋脊”上的草原湿地,铁路建设者在设计阶段就考虑尽量绕避湿地。在必须经过湿地的路段,大量采用了以桥代路、增加小桥涵密度、路基抛填片石、填筑渗水材料等措施,保证地表径流对湿地水资源的补充,防止湿地萎缩,确保水源涵养功能不受影响。 最大限度地保护“世界屋脊”上的草原湿地 青藏铁路两旁绿草茂盛( 2006年6月28日摄)。6月的藏北草原生机盎然,青藏铁路蜿蜒其中。青藏铁路建设者对草原采取了严格的保护措施,让青藏铁路成为草原上圣洁的天路。 * 西藏当雄县的牧民在青藏铁路路基边坡上移植草皮。 为了保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