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油气藏的形成及破坏.ppt

  1. 1、本文档共10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油气藏的形成及破坏.ppt

圈闭形成的相对时间 1~7-圈闭的编号,a~e-地层时代序号 3、油藏饱和压力法 油藏饱和压力法影响因素: 相比于圈闭形成时间的方法确定油气聚集可能的最早时间,饱和压力至少能代表圈闭中油气聚集过程的时间,因此后者计算结果更接近于油藏形成的真正时间。 但应用该方法时,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要求油藏必须在饱和压力下形成; 油气藏形成后,油气的成分和温度保持不变, 否则会改变饱和压力; 油气藏形成后其上覆地层不遭侵蚀。 但事实上,这三点并不一定都能实现。 4、气藏形成时间确定法 因此,假设气藏形成时天然气充满圈闭容积,而在其后的整个地质时期内圈闭容积和温度保持不变,并维持在较低的压力下,同时气藏中的天然气也没有渗漏和散失,那么根据气藏中气体的体积与压力之间的关系,即可推算计算得到气藏形成时,圈闭的埋藏深度;并在剖面上可以推算气藏形成的时间。 但需要说明的是,波义尔定律是理想气体定律,与真实气体特别是在高压下差别很大,需要进行校正。 (二)流体历史分析方法 成岩矿物同位素法 流体包裹法 储层固体沥青法 1、储层自生伊利石测年法 基本原理: 储层中自生伊利石仅在富钾水介质环境下形成,烃类 进入储层后自生伊利石停止生长。 自生伊利石的最晚同位素年龄代表了烃类充注储层 的时间或略晚。 2、储层流体包裹体法 流体包裹体: 储集岩胶结物和成岩矿物结晶生长过程中,从介质 中捕获并包裹于矿物晶体缺陷中的流体成分(气体或液 体)。可以是单相,双相或多相。 流体包裹体记录了烃类流体和孔隙水的性质、组分 物化条件及地球动力学条件。 在一定地区水平或垂相上取样,对储集岩成岩矿物中流 体包裹体进行期次、类型丰度、成分等对比研究,结合储层埋 藏史、热演化史定量分析,可以确定成岩矿物(包括油、气) 来源、理化条件及流体的性质、运移聚集的时间、相态等。 ?均一法测包体温度:均一温度 矿物包裹体测温法的一种,在室温下从显微镜中看到的包裹体中的气相和液相,是单相热液随主矿物冷缩所产生的气泡。如果用实验方法在冷热台上对包裹体加热到某一温度时,包裹体可恢复到形成时的均一相。这时的温度就叫均一温度,这种测温法称均一法。 均一温度代表包体形成的下限温度。但有些情况下,均一温度代表了包体形成过程中经历的最高温度。 说明: (1)因均一温度是在常压下得到的,因此需加压力校正值。 (2)均一法测温速度慢,只适用于透明和半透明矿物。 流体包裹体法的应用: n 气 - 水 包裹体均一温度 ,结合埋藏史、热演化史, 确定 油气运移、成藏期次和时间 。 n 包体与油气藏中 烃类成分对比分析 ,确定 各期次 烃类流体的成藏贡献 。 n 识别古油层,确定 油水界面 变迁史。 n n 认识化石流体性质, 识别古热流体存在与活动期 1.何谓圈闭?构成圈闭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2.何谓油气藏? 油气成藏必备的地质要素有哪些? 3.形成油气藏的基本地质条件有哪些?有利于油气藏保 存的地质环境是怎样的? 4.油气在圈闭中是如何聚集的? 5.何谓油气差异聚集?不同类型系列圈闭中油气差异聚 集的原理和适用条件? 6.何谓原生油气藏、次生油气藏? 思考题 1)渗漏型(逸出型)油气聚集 由于储集层中非渗透层的存在或断层的阻隔,使得油气在相连的圈闭中的聚集出现差异。 2. 油气在系列圈闭中的差异聚集 2)溢出性油气差异聚集 静水条件下,同一渗透层相连圈闭的溢出点海拔依次递增,且无局部支流运移和溶解气影响,出现油气差异聚集。 阶段I:油气从盆地中油源区沿区域性上倾方向运移,首先进入圈闭1,这时圈闭1尚未装满; 阶段II:油气继续供应,圈闭1中油水界面降至溢出点,油开始从圈闭1中溢出进入圈闭2,天然气仍在圈闭1中形成气顶; ?    阶段III:油气继续供给,使圈闭1充满天然气,油气通过溢出点向圈闭2运移,圈闭1中形成纯气藏,圈闭2形成有气顶的油藏;如此继续聚集,若油气供给比较充足,则通过IV,V阶段,最终的结果可能是圈闭1、2为纯气藏,圈闭3为带气顶的油气藏,圈闭、4、5可能为纯油藏。 相连通的一系列圈闭中的油气聚集 需要说明的是: (1)当油气供应来源特别充足或者不充足的时候,则油气在五个圈闭中的聚集情况会有所变化,但其原理是不变的。 (2)溢出点的高度,是控制油气是否继续向上倾方向运移的控制点,而构造圈闭的顶点并不起控制作用。? 俄罗斯台地斯大林格勒区下石炭统斯大林山层三个相联系 的构造中的圈闭中油气差异聚集情况 构造名称

文档评论(0)

czy20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