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4章 煤液化油提质加工(一)
制 油 第十四章 煤液化油的提质加工(一) 1 2 3 主要知识点: 液化粗油提质加工研究 煤直接液化粗油的性质 液化粗油和石油的对比 □ 液化粗油汽油馏分中杂原子含量远高于石油; □ 液化粗油汽油馏分辛烷值略低于石油汽油馏分辛烷值; □ 液化粗油杂原子中N含量高。 1.1 液化粗油汽油馏分和石油汽油馏分对比 1.液化粗油和石油的对比 □ 液化粗油柴油馏分中O原子和N原子含量远高于石油; □ 液化粗油柴油馏分中S原子含量远低于石油。 □ 液化粗油柴油馏分十六烷值远低于石油柴油馏分十六烷值; □ 液化粗油杂原子中N含量高。 1.2 液化粗油柴油馏分和石油柴油馏分对比 1.液化粗油和石油的对比 2.1 各种煤液化粗油的性质对比 2.煤直接液化粗油的性质 □ 随着液化加氢深度的提高,煤液化粗油中的C/H 比和芳碳率均下降。 2.1 各种煤液化粗油的性质对比 2.煤直接液化粗油的性质 液化粗油的性质与煤种和工艺有关 □杂原子 煤液化粗油的杂原子含量非常高。 (1)N 氮含量范围为0.2wt%~2.0wt%,典型的氮含量在0.9 wt%~1.1wt%的范围内,是石油氮含量的数倍至数十倍。杂原子氮 可以咔唑、喹啉、氮杂菲、氮蒽、氮杂芘的形式存在。 (2)S 硫含量范围从0.05wt%~2.5wt%,不过一般为0.3wt% ~0.7wt%,低于石油的平均硫含量。大部分以苯并噻吩和二苯并噻 吩衍生物的形态存在。 (3)O 煤液化粗油中的氧含量范围可以从1.5wt%~7wt%以上,具体 取决于煤种和液化工艺,一般在4 wt%~5wt%。 2.3 各种煤液化粗油的共性 2.煤直接液化粗油的性质 2.3 各种煤液化粗油的共性 2.煤直接液化粗油的性质 □灰含量 煤液化粗油中的灰含量取决于固液分离方法。采用旋流分离、离心分离、溶剂萃取沉降分离的液化粗油中含有灰,这些灰在采用催化剂的提质加工过程中,会引起严重的问题。采用减 压蒸馏进行固液分离的液化粗油中不含灰。 2.3 各种煤液化粗油的共性 2.煤直接液化粗油的性质 □金属元素 液化粗油中的金属元素种类和含量与煤种和液化催化 剂有很大关系。一般含有铁、钛、硅和铝。 □馏分分布 煤液化粗油的馏份分布与煤种和工艺关系很大。 轻油(又可分为初馏点~82℃的轻石脑油和82℃~180℃的重石脑 油),占15wt%~30wt%; 中油(180℃~350℃,煤、柴油馏分),占50wt%~60wt%; 重油(350℃~500℃或540℃),占10wt%~20wt%。 2.3 各种煤液化粗油的共性 2.煤直接液化粗油的性质 □烃的组成 煤液化粗油中的烃类化合物的组成广泛。 (1)芳烃 含有60 wt%~70wt%芳香族化合物,通常含有1~6个环,有 较多的氢化芳香烃。 (2)饱和烃 饱和烃含量约25wt%,一般不超过4个碳的长度。 (3)烯烃 烯烃含量10wt%左右。 2.3 各种煤液化粗油的共性 2.煤直接液化粗油的性质 □沥青烯 煤液化粗油中的沥青烯含量,对液化粗油的化学和物理性质有显著的影响。沥青烯的分子量范围为300~1000,含量与液化工艺有很大关系,如溶剂萃取工艺的液化粗油中的沥青烯含量 高达25wt%。 3. 液化粗油提质加工研究 3.1 轻油(石脑油)加氢、重整研究 煤液化石脑油馏分约占煤液化油的15%~30%,有较高的芳烃潜含量,链烷烃仅占20%左右,是生产汽油和芳烃(BTX)的合适原料。但煤液化石脑油馏分含有较多的杂原子(尤其是氮原子),必须经过十分苛刻的加氢才能脱除,加氢后的石脑油馏分 经过较缓和的重整即可得到高辛烷值汽油和丰富的芳烃原料。 3.2 中油(煤、柴油)加氢研究 3. 液化粗油提质加工研究 煤液化中油馏分的沸点范围相当于石油的煤柴油馏分,但由于该馏分的芳烃含量高达70%~80%,不进行深度加氢,难于符合市场柴油的标准要求。制取柴油需进行苛刻条件下的加氢,氢气消耗较高。从煤液化中油制取的柴油是低凝固点柴油。柴油的十六烷值在40左右,距现在的中国45的标准还有一定距离。从煤液化中油还可以得到高质量的航空煤油。但真正应用还需要做发动 机实验。 煤液化重油馏分的产率与液化工艺有很大关系,一般占液化粗油的10%~20%。煤液化重油馏分由于杂原子、沥青烯含量较高,加工较为困难。研究的一般加工路线是与中油馏分混合共同作为加氢裂化的原料和与中油馏分混合作为FCC原料。除此以 外,主要用途只能作为锅炉燃料。 3.3 重油+中油加氢、裂化研究 3. 液化粗油提质加工研究 煤液化中油和重油混合经加氢裂化可以制取汽油。加氢裂化催化剂对原料中的杂原子含量及金属盐含量较为敏感。因此,在 加氢裂化前必须进行深度加氢来除去这些催化剂的敏感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