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社会生活 (共40张ppt)
* 第十二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中国近代史上,列强通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大量的外国商品涌入中国,同时进入中国的还有西方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鸦片战争后,不仅中国的政治、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也发生了嬗变。 课标要求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生活习俗变化的史实, 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一、断发易服 ﹢ ﹢ 1、长袍马褂 2、西装革履 3、中山装 礼 义 廉 耻 三民 主义 以文治国 五权分立 4、旗袍 新式旗袍 新式旗袍 近代中国服饰变化概况: 晚清时期: ①民间服饰:长袍马褂与西服革履并行不悖 ②官服、军服、警服发生变化 民国期间: ①礼服形制的颁布 ②新服饰走向社会中下层民众; ③“中西合璧”的服饰——中山装、旗袍。 国民告示: 今日剪辫者奖酱肉面一碗 新时期的时尚发型 (反对民族压迫) 时间 概况 结果 同治、光绪年间 戊戌维新期间 1910年清政府 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 中国留学生“改装去辫” 政府禁止 康有为上书光绪帝建议“断发、易服、改元” 因变法失败未实现 颁布准许臣民自由剪发法令 影响不大 颁布《剪辫通令》强制剪发 彻底革除 民国时期穿高跟鞋的美女们 (男女平等) 组织 措施 结果 清政府 1840年前后,外国传教士 维新派 人士 组织“天足会”,宣传缠足的害处 屡禁不止 多次下令废除缠足 有一定成效 女权运动 康有为在广东首创《不缠足会草例》 康氏兄弟在广州成立“不缠足会” 新式学堂以不缠足为基本入学条件 一时间不缠足蔚然成风 二、报刊与电影 ﹢ 法国哲学家伏尔泰:“报刊的故乡在中国”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报纸的国家之一,发行于唐朝的《邸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报纸。 《申报》是旧中国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份报纸。原来全称《申江新报》,它从1872年4月30日创刊,到194年5月27日停刊,前后办了77年,共出版25600号。 辛亥革命时期 戊戌变法时期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中国成立初 阶段 具体表现 出现 外国人在中国办报,出现近代报刊 兴起 太平天国运动期间( )。 1872年( )是近代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 发展 维新运动期间,变法人士大力宣传维新思想,报纸成为( )的武器。 普及 ( ),随着民主科学思想深入人心,阅读报刊成为民众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 民众开始产生新闻观念 宣传政治纲领和开展政治斗争 新文化运动后 《申报》 《定军山》剧照(我国第一部自己拍摄的无声电影京剧舞台片《定军山》) 《定军山》是中国第一次尝试拍摄的影片,由北京丰泰照相馆1905年摄制的,黑白3本。现已无电影拷贝。导演任景丰,摄影刘仲伦,谭鑫培主演。 《歌女红牡丹》剧照 1930年底,中国第一部有声影片《歌女红牡丹》在上海摄制成功。由胡蝶(饰红牡丹),主演。影片讲述了一个深受封建意识毒害的红伶女的悲惨故事:在舞台上名噪一时的红牡丹的丈夫是个无赖,不仅任意挥霍红牡丹的丰厚收入,还频施毒手,加以虐待。 由于是中国第一部国语对白的有声片,片未开映,座已告满,盛况空前,不仅轰动了全国各大城市的观众,同时也吸引了南洋的侨胞。 《难夫难妻》剧照 1913年,由亚细亚电影公司出资、发行,新民公司负责具体拍摄的电影《难夫难妻》,开始了中国电影用镜头讲述故事的历程。《难夫难妻》虽然情节简单,剧本只有1000多字,但毕竟是中国第一部有情结的故事片。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最高级的大光明影院 阮玲玉 阮玲玉与母亲(右二)、养女小玉(后站者)在一起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