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社会生活[岳麓版].ppt用.ppt

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社会生活[岳麓版].ppt用.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社会生活[岳麓版].ppt用

小结 1、清朝: 民间:长袍马褂与西服革履并行 官府:对官服实行改革 2、民国 政府:颁布男女礼服的形制 民间:中山装和旗袍出现(中西合璧) 三、礼仪的革新—近代礼仪变迁 归纳:移风易俗 1.相见礼仪的变化 原因: 2.婚姻礼仪的变化: 原因: 特点: 3、丧葬礼仪的变化:(19世纪中期) 原因: 特点: 6.维新派人士掀起女权运动的主要原因 A.外国传教会的宣传 B.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影响 C.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 D.民族危机的影响 电影演员阮玲玉 北京培华女子中学的女学生(右一为林徽因,左为她的表姐们) 20世纪30年代穿高跟鞋的时髦女子 二、报刊与电影 读报刊 1、近代报刊 (1)19世纪出现近代报刊。(1815《察世俗每月统计传》) (2)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民众开始有了新闻观念。 (3)《申报》(1872年)出版的时间最长、影响最大,号称“中国的《泰晤士报》”。 (4)《点石斋画报》开新闻画报之先河。 (5)1895年中国大陆有75家报馆。 (6)四大小说期刊。 (7)维新运动中,政治斗争的武器。国人办报热情空前高涨。 (8)新文化运动后,阅读报刊成为国人不可或缺的内容。 1872年4月,一份中文报纸《申报》在上海创刊,创办人是英国商人美查。《申报》创刊之初,每两天出版一次,从第五期起改为日报,星期日休刊。1907年,上海金融世家席裕福以七万五千元买下申报馆全部产业,从此《申报》的产权与管理权归中国人。1912年史量才成了申报馆的大股东,并对申报原班人员和版面作重大调整,业务大有进展,成为上海发行量和影响最大的一份报纸,据上海市邮政局1931年的报告,当年《申报》发售量为十五万份。1945年抗战胜利后,《申报》被国民党接收,解放前夕,该报终刊。 清末戊戌变法时期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的重要刊物。1896年8月9日创刊于上海,由梁启超、汪康年、黄遵宪等发起创办。梁启超任总主笔。他主编的《时务报》,为变法改革作了广泛的宣传,推动了维新运动的深入进行,也掀起了中国近代第一次办报高潮。 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1905年创刊于东京,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海外的主要宣传阵地。孙中山为其撰写发刊词,提出了“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该报的创办及其宣传壮大了革命派的声势,也壮大了同盟会的队伍,成为进步舆论的中心。 朱执信 章炳麟 原名《青年杂志》,1915年9月15日创刊于上海,陈独秀主编。第二年改名《新青年》 。《新青年》以传播民主与科学为己任,大力宣传新思想,提倡新道德,猛烈批判封建文化思想和封建伦理道德观念,引导青年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新青年》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影响最大的刊物 。 1895.2,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为他们发明的“连续摄影和放映的机器”申请了专利。 2、电影与民众文化生活 (1)传入中国:19C末 (2)自摄影片: 1905年 《定军山》(第一部) 1913年《难夫难妻 》(第一部故事片) (3)30年代电影业的发展 A、1931年《歌女红牡丹》(第一部有声) B、电影院 上海 C、电影明星 阮玲玉 阮玲玉 《难夫难妻》首映时的海报 《难夫难妻》剧照 民国初年 (1)见面: (2)称谓: (3)婚姻: (4)葬礼: 跪拜、作揖—鞠躬、握手 大人、老爷—先生、君 厚葬—文明、卫生、简洁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由恋爱 2、婚俗的变迁 (1)变迁的推动力量: 新文化运动、国民革命 (2)婚姻观念的变迁: 自由结婚 (3)新式婚礼 婚礼的演变 清末民初的 结婚照。 “五四”运动 前,中国人结婚崇 尚红色。 40年代前后 白色婚纱礼服已 经成为一种风气。 50年代和60,70年代的结婚照是差不多的 直系亲属披麻带孝, 在死者的坟前行跪拜礼。 地上的白色小棍是用来驱 鬼“哭丧棒”。 给死者焚烧纸钱。 丧礼的演变 平等、自由。 新文化运动和国民革命的推动; 主要发生在通商口岸的知识层以及官宦人家。 西方丧葬礼仪文明、卫生、简洁 变化迟缓 *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服饰的改良(衣) “断发”和放足(俗) 报刊和电影(看) 礼仪和风俗(礼) 长袍马褂 西装 1、易服 西式军装 清朝军装 清官定服饰制度: 清代补服、补子 清朝补服,也叫“补褂”,为无领、对襟,其长度比袍短、比褂长,前后各缀有一块补子,清朝补子比明朝略小。方形补子是区分官职品级的主要标志。有圆形补子及方形补子。圆形补子为皇亲贵族所用,方形补子为文武官员所用。文官绣飞禽,武官绣猛兽。 清代文官补服 清代文一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