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麓山谷营造杉木林或杉檫混交林并划出一定地段栽植檫木.pptVIP

山麓山谷营造杉木林或杉檫混交林并划出一定地段栽植檫木.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麓山谷营造杉木林或杉檫混交林并划出一定地段栽植檫木

红壤和黄壤 学习目标 一、红壤 (一)红壤的分布 (二)红壤的成土条件 (三)红壤的理化性质 (四)红壤的利用和改良 二、黄 壤 (一)黄壤的分布 (二)黄壤的成土条件 (三)黄壤的理化性质 (四)黄壤的利用和改良 学习内容 红壤是中亚热带高温高湿条件下,由于受富铁铝风化作用,形成的酸性至强酸性,含一定铁铝氧化物的红色土壤。 一、 学习内容 学习内容 (一)红壤的分布 东部从长江以南至南岭山地,包括江西和湖南两省的大部分,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区的北部和安徽、浙江等省的南部;西部包括云贵高原中、北部,即云南省北部和贵州省南部,以及四川的西南部,大致在北纬24°~32°之间。 (二)红壤的成土条件 气候: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温16~20℃,≥10℃积温5000~6500℃,无霜期240~300天,年降水量1200~2500mm,多集中在夏半年降落,干湿季明显。 学习内容 植被:原生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其中以山毛 榉科的拷属、石栎属和冈栎属占优势,此外,还有樟 科、茶科、冬青科、山矾科、木兰科等成分,其结构 层次比砖红壤的植被简单,很少藤本及附生植物。目 前这类森林保存下来的不多,一般在低山丘陵上多为 稀树灌丛及禾本科草类,少数为马尾松、杉、云南松 等所组成的次生林。 地形:一般为低山、丘陵和高原。 成土母质:类型多样,主要有第四纪红色粘土和砂页岩、花岗岩、片麻岩、千枚岩以及少数石灰岩、玄武岩的风化物。 学习内容 (三)红壤的理化性质 红壤主要的成土过程是脱硅富铝化作用和生物积累作用。红壤土层深厚,剖面通体呈红色,黏粒含量较多,质地黏重。阳离子交换量较低,呈酸性至强酸性反应。有机质含量变异较大,磷、钾素含量较低,属于严重缺乏磷钾的土壤,微量元素中硼、锌的含量均在缺乏范围之内。 学习内容 (四)红壤的利用和改良 1、利用:由于红壤分布地区气候条件优越,光热充足,生长季节长,适于发展亚热带经济作物、果树和林木,且作物一年可两熟至三熟。土地的生产潜力很大。在我国,红壤地区是稻米、茶、丝、甘蔗的主要产区,山地还适于种植杉树、油桐、柑橘、毛竹、棕榈等经济林木。 2、改良:红壤的酸性强,土质粘重是红壤利用上的不利因素,可通过多施有机肥、适量施用石灰、补充磷肥及硼锌微肥、防止土壤冲刷等措施提高红壤肥力。可种植绿肥,以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和氮素肥力。 学习内容 观看视频: 1、南方的红壤 2、中国南方红壤作物 学习内容 二、黄 壤 黄壤性土剖面(武夷山) 学习内容 黄壤是湿润亚热带地区的主要土壤类型。 黄壤(武夷山) 学习内容 (一)黄壤的分布: 分布于中亚热带及其以南地区的700---1200m的中山地区,大致在北纬30度以南。主要在云贵高原及四川盆地的边缘山地,以及湖南、广西、广东、福建、浙江、安徽、湖北、等部分地区。 学习内容 学习内容 (二)黄壤的成土条件: 气候:亚热带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热量不如红壤,但湿度较大,日照较少,全年阴湿,温度年变幅较红壤区缓和,故有冬暖夏凉的特点。蒸发量小于降水量,大气相对湿度在80~90%以上。年均温14~15℃,≥10℃积温4000~4500℃。年降水量大于1900mm,干湿季不明显,多云雾。 植被:自然植被以常绿阔叶林,杂生一定数量的落叶阔叶林和针叶林。在生境湿润之处,林内苔藓类与水竹类生长繁茂。此区大面积均为次生植被,一般为马尾松、杉木、栓皮栎和麻栎等。 地形: 700---1200m的中山地区 母质:成土母质为沙岩等风化物 。 学习内容 黄壤景观 学习内容 (三)黄壤的理化性质 黄壤的生物积累作用较红壤强二富铝化程度较砖红壤、红壤都弱,土体较红壤薄,具有明显的黄化作用,质地黏重。表层有机质含量较高,土壤中氮、磷、钾、钙等生物富集作用比较明显,土壤为酸性反应。 学习内容 (四)黄壤的利用改良 1、利用 黄壤适宜种植杉木、毛竹、茶、油茶、烟草等。 学习内容 云南的清凉磨锅茶产于保山地区腾冲县蒲川乡的清凉山。清凉山面对龙川江,海拔2000米左右,山上群峰重叠,峰头直插云霄,经常细雨蒙蒙,云雾缭绕;土呈沙质黄壤,结构疏松,通气透水,富含有效磷酸,特别有利于茶树的生长发展。 学习内容 在不同立地条件采取以下措施: (1)山麓、山谷营造杉木林或杉檫混交林,并划出一定地段栽植檫木、楠木、红豆树、赤皮、毛竹等。 (2)山地中下坡以杉木林为主。 (3)中上坡营造杉木、马尾松、木荷混交林。 学习内容 (4)山脊石质地,栽种马尾松、火炬松等耐瘠树种。 (5)在海拔900米以下的黄壤还要巩固和发展油茶、油桐等特用经济林和果园等。 (6)种植反季节水果和蔬菜。 学习内容 2、改良: (1)培肥地力:宜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多施有机肥。通过种植绿肥或种植豆科作物和玉米间种黄豆等措施

文档评论(0)

ailuoj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