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6章颜料加工与应用
第6章 颜料的加工与应用
由于粗制颜料往往还达不到墨水行业的使用要求,所以商品形式的颜料往往还需要经过化学、物理及机械处理,以调整颜料粒子的大小、晶形和表面状态,才能达到使用所需的要求,这个过程称为颜料化加工。
6.1颜料颗粒的聚集状态
理想的有机颜料应该是完全充分地分散于使用介质之中,并且是以单个晶体状态分散,才能显示优良的应用性能(色光、着色强度等)。但实际上事情并没有这样简单,其中有许多复杂的问题需要解决。
热力学认为,恒温、恒压下体系有自发降低自由焓的趋势。也就是表面分子有钻入内部以舍弃其过剩自由焓的倾向,体系自发地趋于缩小表面积。因此,颜料微粒形成初期,会自发地发生聚集。在形态学中,颜料粒子可分为初级粒子、、、、、、、、:3,于60~80℃下用立式搅拌球磨机研磨,研磨时加入有机溶剂(甲苯或二甲苯)则得(-酞菁蓝;如不加入有机溶剂,而加极性物质(甲酸或醋酸),则得(-酞菁蓝。
颜料粒子虽然可以采用研磨机分散,但这种方法最多只能使颜料微细化达到相当于一次粒子(约100nm)的程度,难以适用于要求进一步微粒子化的要求。另外,欲要达到的粒径越小,分散所需的时间越长,不仅成本增大,而且难以得到品质均一的产品。
在压力或机械研磨情况下,颜料晶体往往由稳定晶型向晶格能较低的不稳定晶型转变。转变过程与加压大小、加压及研磨时间、添加剂的种类有关,研磨时间长转变相对较完全。
6.2.2酸处理法
酸处理法比较古老,目的是在酸性介质中调整颜料的粒度、晶形及表面状态。其中有酸溶法、酸浆法、酸胀法和酸磨法。过去是用硫酸,成本较低;近年来亦有用磷酸、氯磺酸、芳基磺酸、冰醋酸、氯乙酸的,虽然处理效果较好,但会带来污水排放引起的环保问题,因此也不宜继续采用。
酸处理法主要用于处理酞菁类颜料,如采用酸溶法处理时,先将粗酞菁蓝溶解于浓硫酸中,然后用水稀释,使酞菁蓝析出;酸胀法是将粗酞菁蓝溶解于中等浓度的硫酸中(~70%),粗酞菁蓝不溶解,只能生成细结晶的铜酞菁硫酸悬浮液,然后用水稀释,使酞菁蓝析出[3]。
6.2.3溶剂处理法
溶剂处理法一般是使颜料在溶剂中溶解、再结晶析出形成颜料的微粒子的方法,一般采用有机溶剂。如在碱存在下用非质子性极性溶剂溶解有机颜料,然后用酸中和得到微细颜料粒子的方法。但由于颜料的微细化和分散稳定化处理不是同步进行,因而初试的微细颜料粒子在分散时有的已经凝集,难以得到纳米级的颜料分散体。
在碱存在下将有机颜料和表面活性剂以及树脂等分散剂一起溶解于非质子性溶剂中,然后用酸中和使颜料析出,也可以得到微细颜料粒子。但用这种方法得到的颜料粒子对于含有水的水性溶剂的分散稳定性还不十分理想。溶剂应根据各种颜料的结构、性质不同进行优选,由于大多数溶剂有毒、易燃,选用时也要加以考虑。
此外还有溶剂吸附法,是将粉状或膏状的半成品颜料加到有机溶剂中,在一定温度下搅拌,使颜料粒子增大,晶型稳定,有利于提高耐热性、耐晒性和耐溶剂性,增大遮盖力。此法常用于偶氮颜料。如分子中含有苯并咪唑酮类的偶氮颜料,由于其粗颜料颗粒坚硬,着色力低,不能加工成油墨,若经过用DMF颜料化处理,其性能明显提高。
6.2.4 水-油转相法
粗颜料在干燥过程中总会有聚集固化而使颜料颗粒变大的倾向,影响分散性和着色力,但如将分散在水中的细颜料颗粒在高速搅拌下,加入不溶于水的有机高分子物质(油相),依有机颜料的疏水亲油性,则颜料粒子会由水相进入油相,再加热去掉水相,即得油相膏状物,再高速搅拌,即达到油墨的粘度要求,这种处理法称为挤水换相法。由于防止了干燥中的凝聚现象,有利于着色力、分散性、鲜艳度的提高。
6.2.5颜料粒子的表面处理
表面处理是使颜料粒子的非极性表面(亲油性)吸附某些表面处理剂,其作用有以下几点:首先,使颜料粒子表面缺陷部分,由于吸附有添加剂而抑制晶体的进一步生长,同时减少形成二次粒子的机会,促使其微粒化;第二,改变界面状况,调节粒子的的亲水亲油性能,提高颜料在油性介质(展色剂)或水介质中的相溶性,改善其润湿和分散性能;第三,在颜料粒子表面形成保护膜,对光氧化作用起屏蔽作用,改善其耐晒、耐气候性能,提高分散稳定性。
表面处理可根据颜料粒子表面极性,选择适当的表面处理剂,设法使其沉积于粒子表面,以单分子层或多分子层包覆颜料粒子表面活性区域或全部颗粒,由表面处理剂的性质而改变原颗粒粒子的表面性质。
最常用的表面处理剂方法有以松香及松香酸衍生物的表面处理,以胺类(硬醋酸胺、N-环己亚丙基二胺等)化合物的表面处理,以表面活性剂处理,以有机颜料的衍生物处理等方法。
6.2.6化学氧化与表面接枝改性
中性墨水以黑色为主,黑色中性墨水的着色剂一般用C.I.颜料黑7,即碳黑。碳黑具有优异的着色性、耐候性及化学稳定性,是墨水中理想的黑色颜料。碳黑可以采用加分散剂进行研磨的方法来制备色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