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苏俄内战时期-建湖上冈初级中学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作用: 新经济政策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3.制定政策时要实事求是,依据本国国情科学制定。 虽然新经济政策使苏联得到复苏,但直到1928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只有不到三万辆拖拉机,99%的耕种靠畜力、人力完成。 ——《大国崛起》 苏联是当时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把苏联看作是“毒瘤”,欲彻底除之而后快。 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五十年至一百年。我们必须在10年内跑完这一段距离。或者我们做到这一点,或者我们被人打倒。 ——斯大林《论经济工作人员的任务》 斯大林说:“没有重工业,那我们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那时我们的地位就会和目前中国所处的地位多少相似:中国没有自己的重工业,没有自己的军事工业,现在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它。” ——《大国崛起》 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4.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坚持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大力发展科技,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 * * 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建湖县上冈实验初中 韩启东 情景探究: 苏俄内战时期,一位老农坐在街道一个偏僻的角落里“摆地摊”兜售自产的农产品。你觉得这是真的吗?依据是什么? 不可能,因为苏俄内战时期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规定禁止自由贸易,且农民余粮必须上缴。 —— 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1921年) 1.“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是指什么政策? 2.意识到“我们错了”以后,列宁作出了怎样的探索? 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 一、新经济政策 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内容: 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目的: 时间: 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了的经济。 1921年 1.必须利用商品、市场关系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2.要重视民生,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二)、苏联成立——1922年 俄罗斯联邦 1922年苏联成立 俄罗斯联邦 外高加索联邦 乌克兰 白俄罗斯 1925年加入的有 乌兹别克 土库曼 1929年加入的有 哈萨克 塔吉克 吉尔吉斯 1940年加入的有 爱沙尼亚 拉脱维亚 立陶宛 摩尔多瓦 1940年苏联有15个加盟共和国 苏联国旗 苏联国徽 扶木犁的穷国 汪洋大海中的孤岛 斯大林的愿望 斯大林的选择 列宁逝世以后,以斯大林为首的联共(布)领导人民为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进行斗争。 1928~1937年,苏联人民在斯大林领导下,放弃新经济政策,转而进行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设,集中力量重点 ,迅速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苏联怎样从落后的农业国迅速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发展重工业 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项目之一——第聂伯河上的大坝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两个五年计划完成之后,苏联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工业总产值超过德、英、法,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工业生产占世界工业生产的比重,由沙皇时代的2.6%上升到1937年的13.7%。 农民加入集体农庄 集体农庄庄员在田间用餐 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特征: 高度集中 政治: 经济: 个人的高度集权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导致了斯大林个人崇拜盛行 斯大林模式的背景(原因)、作用以及由此产生的弊端是什么? 1.要注重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既要重视重工业,也要重视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 2.在强调产品产值和产量的同时,更要提高产品质量,丰富产品种类,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3.要注重改善民生,切实保护农民利益; 斯大林时期 列宁时期 经济政策 成效 时 期 20世纪30年代中期-—20世纪50年代初 1921- 1927年 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新经济政策 恢复经济,巩固政权 世界工业强国 工业化、农业集体化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发生了哪两次经济政策重大变化?各自带来什么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