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扫描穿隧显微术
* 第三節 奈米科技 尺度 1nm奈米=10-9 m米=10?埃 研究微觀microscopic世界現象則可簡稱為微觀物理, 以量子力學為代表,量子效應無法忽略 奈米結構的大小約為1到100奈米,尺度在分子和次微米結構之間。在此尺度下,一些量子效應與現象特別顯著,所以,奈米結構可產生完全不同於大尺寸物質的新性質。 奈米結構的特徵之一為「高表面積/體積比」 奈米材料: 指材料的幾何形狀達到奈米尺度,並具有特殊功能的材料,其主要類型包括:奈米粒子、奈米管、奈米薄膜、奈米塊材等。奈米材料的製作亦可分為兩種方法 由下而上的次微米組合法 由上而下將大結構鑿刻為小結構以創造出實體的方法。 奈米科技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領域 High-density carbon nanotubes 例 金塊的熔點為1063°C,且活性不高,而直徑5nm的奈米金粒,熔點降為730°C,且化學活性提高可作為觸媒。 TiO2的粒子直徑由微米小至奈米大小時,導電能力提高60倍。 顏料顆粒小至奈米等級可提升顏色強度更為鮮豔,甚至同一材質但不同顆粒大小即可顯出不同顏色 硒化鎘在不同粒徑下的產色 奈米元件:以分子、原子為起點,製造具特殊功能的元件。為製造具特殊功能的元件,大體有兩種方法: “由上而下” Top Down技術係利用微加工等方法,將元件不斷微小化, 由下而上 Bottom Up技術操控分子、原子,按照人類的意願進行設計與組裝。 耐熱材料 因為孔洞小至10nm,雖僅1cm厚,卻能使扶桑花不受到下端 800°C火焰的烘烤而燒毀 晶圓上的線路 奈米吉他 蓮花效應 指蓮葉表面不沾汙,易清潔的特性,是由於其表面絨毛大小接近奈米等級,使得灰塵及液滴與葉面的接觸面積很小,因而不易沾附在葉面上。 奈米檢測與表徵技術: 為了在奈米尺度上研究元件和材料的結構與性質,必須建立奈米檢測與表徵技術,以研究各種奈米結構的力、光、電、磁等性質。 電子掃描穿隧顯微鏡(STM) 原子力顯微鏡(AFM) 近場光學顯微鏡(SNOM) 掃描穿隧顯微術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y) 源於1980年代初期,能解析出晶體表面的原子結構及電子分佈情形,發明人G. Binnig及H. Rohrer於1986年獲頒諾貝爾物理獎。此技術有效並穩定地操控金屬探針,且利用量子力學的電子穿隧原理,藉探針在距樣品表面僅約幾個原子大小的範圍內來回掃描,讓原子的排列具體地呈現,有助於我們從基本層面來瞭解許多物理及化學現象。此外,也展示了搬移原子的能力,同時也能人為地改變電子量子化的狀態,使製造原子級的材料和元件,已不再只是夢想。 原子力顯微鏡(AFM)atomic force microscope 由Binnig、Quate和Gerber於1986年提出。利用特製的 微小探針,來偵測探針與樣品表面間的某種交互作用,然後使用一個具有三軸位移的壓電陶瓷掃描器,使探針在樣品表面來回掃描偵測,並利用此掃描器的垂直微調能力及回饋迴路,讓探針與樣品間的交互作用在掃描過程中保持一定距離(約10-10m),只要紀錄掃描面上每一點的垂直微調距離,便可獲得樣品表面的等交互作用圖像,進而推導出樣品表面特性。 UHV AFM Image of NaCl (100) on Mica.Picture 近場光學顯微鏡(SNOM) Scanning Near-Field Optical Microscopy 近場光學是相對於遠場光學 遠場光學指光與所照射目標間的距離遠大於使用光波的波長,以進行光學的量測、觀測或光學作用,但受到光的繞射極限限制。 近場光學技術,是在遠小於光波波長的距離下,進行光學的量測、記錄或讀寫。讓光的波動行為在尚未開始展現的極近距離內,就已達成光學記錄與讀取的目的。 近場光學不僅可避開光的「繞射極限」的限制,還能進行超高解析度、超高辨識力的光學量測、觀測的目的。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