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五院七七级校友设立机电学院学科奠基人铜像倡议书
附:机电学院七七级校友倡议书
在机电学院设立学科奠基人铜像的倡议
南航机电学院七七级校友
2018年4月14日
东方风来满眼春。四十年前,在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小平同志富有远见和果断强力推动下,恢复了改变国家民族命运、也改变了无数家庭和个人命运的高考制度,也徐徐拉开改革开放帷幕。我们全国所有七七届的学生们十分荣幸受益于这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决策,在1978年那个严冬已过万物复苏的初春,各位七七级同学满怀对未来的憧憬和梦想,离开农村、离开厂矿、离开家乡,奔赴位于扬子江畔的南航校园,成为恢复高考后首届大学生。机电学院七七级100位同学在南航度过了四年难忘的大学生活——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激扬青春,我们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也结下了深厚的同窗情谊。四年后我们又怀揣着共和国第一批学士学位证书,投身改革开放大潮,为祖国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四十年过去,我们收获事业、收获人生。重回母校,旧日美好时光如在眼前,千般回忆涌上心头,胸中满溢着对母校的感激之情。喜看所学专业已发展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国家重点学科,我们无比自豪,也不禁深切缅怀机电学院奠基人云铎教授、程宝蕖教授、张幼桢教授和余承业教授!南航建校伊始,他们白手起家,创建设计制造学科专业,为祖国航空航天教育和人才培养事业奠下基石。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他们不愧为值得所有南航机电学院师生、校友永远学习、敬仰的前辈宗师!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为弘扬机电学院学科奠基人的科学探索精神,传承其严谨治学传统,学习其学术创新思想,营造厚重的学术氛围,我们倡议在机电学院树立云铎教授、程宝蕖教授、张幼桢教授和余承业教授雕塑铜像,以倡导尊师重教的大学文化,激励后辈继往开来。
同时建议学院建立专项基金,并指定专人负责,接收先生们教诲过的学子、校友以及从事航空航天设计制造相关事业的同仁自愿捐款,精心实施铜像塑造工作,争取在2018年校庆期间落成!
附一:铜像规格设计
铜像分为基础和雕塑两个部分,基础是黑色大理石基座,宽75厘米,高1.2米,镶刻铜制铭牌。基座上是学科奠基人半身铜像,高80厘米,采用铜铸方式(黄铜)。
序号 名称 数量 单位支出金额 预计支出总金额 1 底座 4 2 半身铜像 4 3 运费 4 合计 约15万
附二:机电学院四位奠基人简介
云铎 (1911年8月—2009年11月)
江苏镇江人。1934年毕业于金陵大学理学院电机系. 1935年赴意大利都林大学学习。1938年毕业于罗马大学航空研究班,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国投身抗日烽火,1942年到驼峰航线工作,任驻印度加尔各答办事处负责人,1945年负责接收日军在台湾的飞机制造厂。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际,从美国途径香港回国,1950年1月至1954年8月先后在南京华东空司研究室、中央重工业部航空组、南京宏光空降装备厂、中央第二机械工业部工作,其间曾任南京宏光空降装备厂总工程师,主持参与我国第一具仿苏联救生降落伞的研制。1954年调至南京航空学院任教,历任教研室主任、航空机械工程系主任、院机械厂厂长、高等教育研究室主任等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长期从事机随工程教学和研究工作,治学严谨,教学效果好。曾讲授过机械零件、材料力学、工程力学等课程,为培养航空科技人才作出了贡献。在机械设计方面,有较深的学术造诣,曾受航空工业部委托,主编《工艺装备手册》的通用分册,参编《中国大百科全书》。享受建国初期回国定居科技专家待遇和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待遇。
程宝蕖 (1918年11月—2009年11月)
湖北汉川人。1941 年毕业于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1944 年起先后赴美国、英国留学并参加飞机公司的研究工作, 1949 年回国,1952年作为首批航空专家和教学骨干调到南京航空学院参与建院工作,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长期致力于飞行器制造工程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尤其在飞机装配工艺、协调准确度与容差分配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有很高的学术造诣,是国内著名的飞机制造工艺专家。主持并独立完成的飞机制造协调准确度与容差分配研究,在国内颇具影响,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其著作获部级优秀教材二等奖。在飞机工艺、飞机装配工艺、自动控制技术、飞机制造准确度等方面进行多项研究工作,研究成果广泛用于国内飞机生产及专业教学,以及指导系列航空工业标准的编制。主编了《飞机制造互换协调技术》、《飞机构造工艺性》等专著和《飞机部件结合交点公差》、《飞机饭金件尺寸公差及技术条件》等航空工业标准。此外,编著的《飞机制造中装配夹具的设计与制造》一书,曾被航空工业部送国外用于国际交流,在国内外发表有影响的科技论文20余篇。是南航航空宇航制造学科奠基人,全国高校荣誉证书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待遇。
张幼桢(1920年1月—2016年1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