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铁八局办公楼
室内全彩LED显示屏
工
程
方
案
重庆卓久科贸有限公司
2011年9月27日第一部分显示技术特点
显示屏通用技术特点
256级灰度控制技术
单基色实现256级灰度,具有丰富的色彩、层次表现力。
非线性校正技术
一种根据人眼对亮度级差敏感程度不同而做出的对LED显示屏亮度的修正技术。
Gamma 校正技术
在控制电路采用一级Gamma校正技术。
恒流驱动
以往显示屏由于技术水平以及设计及生产成本和空间的限制,全部是采用恒压驱动/动态扫描的驱动方式,这对于发光管的寿命和发光效率以及图文显示效果都是不利的。随着行业技术水平的发展,驱动电路摒弃了动态恒压的驱动方式,采用静态恒流驱动方式,完美体现了LED的电流特性。
帧同步技术
采用完全的帧同步技术,使图像更加稳定,杜绝了图像闪动造成的人眼视觉疲劳。
网络功能
显示屏不仅可以从局域网上获取数据,而且可以从Internet网上获得资源。
公司显示屏工艺特点
材料控制工艺
LED的离散控制技术
由于光材料自身的参数差异和长期使用的衰减,致使LED像素均匀性较差,成为显示屏行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极易形成马赛克现象。公司采用“LED的离散控制技术”,改进了原有对整屏的电流调节的方法,将采购的发光材料在加工前统一分档,将相同档次的材料集中在显示屏体的特定区域,通过调节区域亮度及色度合成,实现整屏的均匀性调节。同时,配合单点/单基色调节技术,使得屏体的亮度/均匀性大幅提高。
排列/混色技术
公司技术人员通过长期的经验总结,对LED单灯采用独特的等间距排列技术,从而实现良好的混色效果。保证了视频
(室内全彩LED灯)
标准化“大模组”结构
采用“大模组”形式的标准化单元结构,保证屏体安装的平整度,简洁美。
定位面罩的应用
采用“定位面罩”保证了LED单灯的直列性和定位精度,同时保证了屏体表面在黑屏状态下背底色彩的一致性和均匀性。
LED排列技巧
采用“等间距”的排列方式,通过对LED单灯的精确定位实现良好的混光效果。
大模组结构对温度调节的影响
以往以单支发光像素管作为显示单元,使得发光二极管与屏内空气完全隔离,发光二极管只能从正面靠空气自然对流散热,散热效果极差。
我公司专门为全彩色显示屏开发了8(W)×4(H)发光模块。该模块在安装发光二极管的线路板背面喷涂导热防腐胶,该面与显示屏内部的空气流直接接触。由下面上来的气流经过显示驱动板及发光二极管线路板背面实现了对发光模块的冷却。
箱体结构设计工艺
定位柱的应用
采用定位柱设计,方便箱体的安装、保证箱体安装定位精度、提高屏体表面平整度、降低框架钢结构(粗精度)对屏体安装造成的误差。
密封式箱体结构
采用双层密封式箱体,箱体之间设有密封胶条/排水孔/百叶窗,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无法浸入内层箱体。箱体的外壳经过内、外喷塑处理,可抵抗各种酸、碱、盐和腐蚀性气体对外壳的侵蚀,同时具有防尘功能。
“后维护”结构
采用“后维护”的维护保养方式,降低维护成本,实现快速维护。
航空接插头的应用
采用航空接插头,外形简洁美观、联接牢固可靠,防腐蚀性能好,确保数据通信的畅通。
屏体结构
平整度
采用大模组结构,容易保证安装的平整度,实现屏体在不加电的状态下,同样具有良好的工艺/视觉效果。
大视角
通过对LED单灯的定位技术和直列性控制以及适当倾角的设计,增大显示屏的水平和垂直视角,提高屏体的实用性和观赏性能。
高强度
通过对箱体材料、结构材料、装饰材料以及联接器件的合理选择与设计,确保屏体在不同的安装环境下都能达到结构的安全标准,同时降低屏体的自重。
显示屏系统扩展技术优点综述
软件兼容性强
编辑、制作容易
显示内容丰富
布局随意
应变能力强
多种视频信号输入接口
标准信号:复合视频信号Composite Video(NTSC/PAL) SDI
模拟RGB:VGA/SVGA/XGA/SXGA
高清晰电视信号:HDTV(720P/1080P)DVI(VGA/SVGA/XGA)
有线电视:CATV
第二部分LED显示屏设计方案
设计遵循原则
依据行业所需要的信息传递的稳定可靠性,对系统整体设计的要求为高度自动化,保证实时传递信息。系统设计遵循以下原则:
设计系统使用的发光、驱动材料均为优质原材料,控制系统可以方便实现软、硬件升级;
针对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