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及自我调试
随着教育的发展,教育水平的提高,教育功能日益扩大,教师担负的角色也日趋复杂。教师所要面对的不只是繁重的教学工作,还要承担社会和家庭给予的压力。长期以来,人们往往只重视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只强调教师的奉献精神与责任义务,而忽视对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如果教师的情感和生理需求始终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那么久而久之,他们的心理将不堪重负。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这一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因此对教师心理问题的研究和调适值得我们去积极探索。
一、教师心理健康的含义
对于不同的职业和群体,心理健康应有不同的含义和特点而具有特殊性。从心理健康的状态和心理健康的预防与维持两方面综合考虑,所谓教师心理健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完善人格,发挥心理潜能,维护和增强心理各方面的机能和社会适应能力,预防各种心理疾病,使个人的心理机能发挥到最佳状态。
二、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
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影响教师本人的事业心、成就感和个人幸福,同时也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重要人物,是学生认同的楷模,在师生日常接触中,最能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不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集体活动的领导者、学生家长的代理人,而且是学生的知心朋友、学生心灵的塑造者、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也就是说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和学生人格的影响者,更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者。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心理健康的教师能通过教学历程影响学生,使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反之,如果教师自身缺乏健康心理,就可能培养出心理不健康的学生。教师本身性格多疑、怪癖,情感喜怒无常,对学生赏罚无度,冷漠无情,就可能导致学生的心态不平衡,特别在小学阶段,儿童的自控能力较弱,情绪易受到周围事物的影响,可以这样说,在小学阶段,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对学生身心造成的危害,某种意义上远远超过其教学能力低下对学生所产生的影响,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只会源源不断地制造出不健全的学生,教师心理健康是培养儿童心理健康的必要前提。心理健康水平高的教师,他们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也高,反之亦然。因为教师与学生的有效接触时间每天达7至8个小时,比家长还多,特别是小学生由于认知能力有限,很容易把教师的一切视为自己效仿的榜样。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全方位、深刻、长远的,好的教师能为学生设计一个良好的心理成长环境,所以教师的人格、心理健康水准比他的专业知识水平更重要。我们上学时都有过这样的体验,由于喜欢某个老师,因而对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特别感兴趣,这门学科也学得特别好。反之,教师若无缘无故或小题大做地训斥、迁怒学生,学生情绪也会一落千丈,厌恶教师,甚至做出一些难以想象的事情来。因此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身心健全的学生,才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同时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胜任教书育人的工作。所以,推动素质教育深入发展,必须重视并解决教师的心理问题。
三、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是指人具有完整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及较高的社会适应能力,它包括情感特征与意志特征、正常的认识、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等方面的内容。心理健康标准是评价人们心理健康水平的标尺。”我国的心理学工作者提出了六项教师心理健康的指标:1.正确的角色认知。即能恰当地认识自己,并能愉快地接受教师的角色。2.具有健康的教育心理环境。即在教育中教师的情绪稳定,心情愉快,反应适度,情绪自控,积极进取。3.教育的独创性。不人云亦云,能创造性地工作。4.抗焦虑程度高。能忍受困难与挫折的考验。5.良好的教育人际关系。能正确处理学生、家长、同事与领导的关系。6.能适应与改造教育环境。善于接受新事物、新理念,不断适应改革与发展的教育环境。
简而言之教师的心理健康标准是指能够面对现实、积极乐观、对前途充满信心,教师不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集体活动的领导者、学生家长的代理人,而且是学生的知心朋友、学生心灵的塑造者、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也就是说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和学生人格的影响者,更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者松愉快;具有能够胜任教学工作的认知能力,有独创性;能够运用有效合理的方式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与挫折;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活动能力;有健康人格,人际交往和谐,积极态度多于消极态度。然而大量研究表明,教师普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教师的心理健康比其他人群差,这不得不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四、教师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工作压力大
1、小学教师的工作压力大源于教师工作的繁重性
小学教师的工作时间普遍较长,据了解,每名小学教师的课时通常为每周十到十五节课,有时,一名小学教师不光要上主科课程,还要上副科课程,有的甚至一人要带几个班的课。然而教师的工作不只是上课那么简单,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我对心理学的认识及建议.doc
- PS批量修改数码照片大小.doc
- 2008年5月心理咨询师(三级)理论试题.doc
- 学生寒假返校后思想动态调研统计样表.doc
- 北航1212考试批次《C++程序设计》复习题二 答案.doc
- 停风应急处理程序框图.doc
- 数据库 第二课.ppt
- 三十四期团校考卷.doc
- 第一单元圆知识整理.doc
- 主题活动表盐城市中日友好双语幼儿园.doc
- 《基于物联网的建筑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对员工工作压力的缓解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难点解析京改版数学8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学生专用】附答案详解.docx
- 中学英语教学AI资源内容优化与学生英语听力理解能力匹配性分析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数字素养线上线下融合培训模式创新分析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考总复习数学配套练习题38 课时质量评价(三十八).pdf
- 多媒体辅助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情境设计与实施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中新型钢筋连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科技创新活动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难点解析京改版数学8年级上册期末试卷【满分必刷】附答案详解.docx
- 数学竞赛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优化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