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心境恶劣障碍患者中医证型的特点研究论文.docVIP

心境恶劣障碍患者中医证型的特点研究论文.doc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心境恶劣障碍患者中医证型的特点研究论文

心境恶劣障碍患者中医证型的特点研究 中文摘要 目的:通过收集心境恶劣障碍患者的基本病历资料,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症状自评量表和中医证候调查表对纳入患者进行评价,探讨本地区心境恶劣障碍患 者的中医证型分布以及发病原因,并且找出不同证型与抑郁程度、症状之间的相关 性,最终希望能为心境恶劣障碍患者实施包括社会心理干预在内的综合预防治疗措 施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方法:收集 166 名心境恶劣障碍患者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郁证的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进行辨证分型;同时,征得健康自愿者 20 例,设为对照组。接着 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对 166 名患者和 20 名自愿者进行调查评分,最 后将患者和自愿者的评分结果进行对比,并且比较不同证型在症状自评量表中不同 因子的差异及其相关性。 结果:①心境恶劣障碍患者在本地区的调查,发现存在有 6 个中医证型,分别 为肝气郁结型、气郁化火型、气滞血瘀型、心脾两虚型、肝郁脾虚型、胆郁痰扰型。 ②心境恶劣障碍患者的 6 个证型的构成比从大到小排列为:气郁化火型>肝气郁结 型>肝郁脾虚型>心脾两虚型>胆郁痰扰型>气滞血瘀型。③在调查中发现女性患 者明显多于男性患者,发病主要集中在 30 岁~45 岁之间。④心境恶劣障碍患者的肝 气郁结型、气郁化火型、胆郁痰扰型、肝郁脾虚型以轻度抑郁程度为主;心脾两虚 型以中度抑郁为主。⑤躯体化障碍程度评分,心脾两虚型明显低于其他 5 型,但抑 郁 障 碍 、 焦 虑 障 碍 以 及 睡 眠 障 碍 三 个 因 子 评分, 显 示 心 脾 两 虚 型 较 高 , 经 Kruskal-wallis H 检验,和其他证型比较有差异。⑥心境恶劣障碍患者的精神病性 程度因子评分,以肝郁脾虚型为最高,与其他 5 个中医证型进行组间比较 P<0.01, 具有统计学意义。⑦心境恶劣障碍患者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恐怖、偏执四个因 子评分,中医各证型组与正常人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①心境恶劣障碍的发病年龄和性别有一定的规律性。②心境恶劣障碍的 6 个中医证型与抑郁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心脾两虚型抑郁程度较其它 5 个证型为重, 提示抑郁程度因子测评可作为心脾两虚与其他 5 型鉴别的参考指标。③心境恶劣障 碍的精神病性因子评分情况可作为肝郁脾虚型和其他 5 个中医证型在临床鉴别的参 考。④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恐怖、偏执因子在各证型组间,虽各有不同的特点, 3 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关键词:心境恶劣障碍  中医证型特点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症状自评量表 4 ABSTRACT Objective: Dysthymic disorder patients by collecting basic medical records, applied the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SCL and TCM questionnaire included patients on the evaluation of patients with dysthymic disorder in this region of TCM syndrome distribution and cause of disease, and to identify different card type and severity of depressi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ymptoms and ultimately hope for patients with dysthymic  disorder,  including  psychosocial  interventions,  includ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measures to provide a frame of reference. Methods: Collection of 166 patients with dysthymic disorder according to Chinese Journal of Lung Cancer Standard depression syndrome in TCM Syndrome type standard type; same time, the consent of 20 cases of healthy volunteers, as control. Then with the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and the SCL on 166 pati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